AI抗震撐盤 臺股回檔可佈局
投信法人認爲,AI相關需求大仍是盤面亮點,臺股下半年動能不墜。圖/本報資料照片
臺股近期高檔震盪,儘管新臺幣升值帶來的匯率逆風,投信法人認爲,AI相關需求大,帶動出口成長,仍是盤面亮點,臺股下半年動能不墜,若短線股價因關稅政策而震盪回檔,反倒提供長線投資人佈局良機。
野村臺灣增強50主動式ETF基金經理人林浩詳表示,研調機構Proprietary Research資料顯示,S&P500今年獲利成長可達8.5%,2026年度可望達14%,其中科技股連二年成長將有雙位數獲利表現,顯示AI需求依舊強勁,搭配「臺灣AI新十大建設」草案,AI題材仍是主旋律。展望下半年,短線隨着財報季將至,無論好股壞股,短線股價都可能受匯損拖累回落,投資人應持續聚焦趨勢題材,優先佈局技術領先、具全球佈局優勢的龍頭企業。
野村投信策略暨行銷處資深副總經理黃宏治指出,近期匯率雜音不斷,不過,對具備技術領先的企業而言,匯率短期雖然會影響帳面獲利,但對它們的實力與市場地位,實際影響有限。
復華投信國內股票部主管呂宏宇分析,市場不確定性因素消除,AI將成爲佈局成長股的主旋律。即便有關稅議題干擾,雲端服務供應商資本支出仍持續成長,預估ASIC仍處於黃金成長期;因AI伺服器量產瓶頸已克服,從關鍵零組件生產到後端組裝測試,臺廠爲主要參與者,將挹注設計代工、關鍵零組件及IP設計服務等產業的營收動能。
安聯投信投資長張惟閔強調,產業面AI伺服器出貨已逐步進入放量期,有助於帶動供應鏈營收與獲利同步成長。伺服器、高速運算與雲端資本支出持續擴張,臺灣相關電子與半導體產業將是主要受惠者。非電子產業隨着關稅政策逐步明朗,內需導向與獲利穩健的企業亦有機會脫穎而出。
大華優利高填息30經理人郭修誠觀察,AI與高階製造投資動能未減、臺灣出口回升,內外資輪動活絡,因此對臺股整體中期仍偏多看待。
郭修誠建議,聚焦具備成長性與法人買盤加持的主流多頭族羣,包含高殖利率金融股,法人籌碼積極偏多操作個股、CSP業者資本支出上修受惠族羣、美國AI基建臺股受惠族羣、記憶體漲價受惠族羣,以及WWDC 2025受惠概念族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