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和拉貨潮挹注 7月電子零組件加班工時創同期新高

美國對等關稅拉貨潮,以及AI應用商機挹注高科技生產活動熱絡,推升7月製造業和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加班工時分別達17.1小時、27.7小時,主計總處表示,製造業加班工時創近15年同期最高,電子零組件則寫歷年同期新高紀錄。

主計總處今天發佈受僱員工統計,7月全體受僱員工總工時平均爲180.4小時,因工作日數較多,月增7.1小時;員工加班工時平均爲8.5小時,月減0.1小時。累計今年前7月加班工時平均爲8.7小時,較去年同期增加0.4小時。

觀察製造業表現,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譚文玲表示,製造業7月加班工時爲17.1小時,寫100年以來、近15年同期最高,不過就單月表現而言,爲114年4月以來最低,主因爲7月工作天數較長。

累計今年前7月平均加班工時17小時,同樣爲近15年最高,年增0.4小時。

譚文玲指出,7月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加班工時爲27.7小時,爲69年7月有統計資料以來、近46年同期最高,年增3.3小時。今年前7月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平均加班工時爲27.1小時,年增3.2小時。

譚文玲表示,製造業和電子零組件加班工時創波段新高,顯示高科技生產活動熱絡,但整體制造業仍有好、有壞。

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帶動拉貨潮,臺灣上半年外銷成績亮眼,譚文玲表示,電子零組件、消費性電子等產品出口最近幾個月都創新高,除了關稅拉貨潮之外,也受惠AI和新興科技應用挹注。此外,科技日新月異,蘋果和其他品牌等推出新機、高速運算等商機也會產生新需求。

受僱人數方面,7月底全體受僱員工人數爲854萬人,較6月底增加4萬人、月增0.46%,其中以製造業月增9000人最多,其次爲批發及零售業、住宿及餐飲業各增加8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