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風口下的國門「林口」 富創得國際級AI總部廠辦:產業關鍵樞紐
▲ AI風口下的國門「林口」,富創得國際級AI總部廠辦:產業關鍵樞紐。(採訪撰稿/記者王威智;攝影剪輯/記者謝盛帆)
記者王威智/採訪報導
全球AI技術迅速落地,臺灣憑藉完整的半導體供應鏈,正穩居全球AI硬體制造核心。而在北臺灣,林口因具備政策支持與地理優勢,正轉型爲「AI科技廊帶」的核心基地。微奈米整廠輸出起家的富創得科技,看準這波技術革命,選擇落腳林口工二工業區,也是全區唯一具產權登記與工商綜合使用的地段,打造國際級標準的「富創得AI新創園區」,爲企業提供接軌全球的升級平臺。
▲▼新北林口擁海空雙港優勢,吸引半導體大廠爭相插旗,掌握關鍵技術的艾司摩爾也插旗林口興建廠區。(圖/資料照、記者謝盛帆)
林口的崛起並非偶然。從賴清德總統任行政院長時設立的「AI新創園區」,到前院長蘇貞昌推動的「亞洲AI中心」,林口逐步形成全國政策重心與AI產業集結地。富創得董事長吳明發指出:「全球90%的AI硬體來自臺灣,而林口正是這場AI變革的第一線。各國企業選擇進駐,就是爲了與臺灣接軌,也與世界同步。」
林口擁有204米海拔的臺地條件,無斷層、不淹水,加上電線地下化與棋盤式美式都市規劃,兼具防災、安全與機能性。更重要的是,地處雙港樞紐(臺北港、桃園機場),加上國道與快速道路綿密路網,構成北臺灣少見的海、空、陸三網交通節點,具備「國際級營運基地」的地緣潛力。
▲▼資料永久保存的「國家檔案館」落腳林口,更突顯林口成爲國際級總部基地的潛力,富創得董事長吳明發看準地利,在工二區打造AI新創園區。(圖/記者謝盛帆攝)
不同於AI產專區的使用門檻與土地稀缺,工二工業區是目前林口唯一可工商並用、可登記產權、可依法設立總部的區段,也成爲高階廠辦搶進的首選。吳明發指出,在「打住不打商」的政策下,企業購置廠辦不僅享有高貸款成數,更具稅賦與融資彈性,「能低自備入主、又可累積資產,是企業放大資金槓桿的絕佳策略。」
「我們不是蓋建築物,是打造讓企業能對接全球市場的科技舞臺。」吳明發語氣堅定。他認爲,未來企業競爭的核心不再只是產品製造,而是研發能力、ESG治理與品牌信任力,廠辦也必須從硬體空間,進化爲承載公司戰略的延伸平臺。
▲▼ 全球AI技術快速落地,臺灣憑藉半導體優勢穩居AI硬體制造樞紐,林口則因地利與政策利多,正躍升爲「AI科技廊帶」核心基地。(圖/品牌提供)
富創得AI新創園區正是這種「戰略廠辦」的具體實踐。全棟採用與臺北101同等級的SM570高強度鋼構,搭配灌漿逆注工法,取得國家級耐震標章。園區戶戶預留無塵室換氣設備空間、特定用電擴充及管道間、污廢排放管道架,適合AI晶片、生醫醫材、IoT製造等高階產業,進駐即可啓用,無須另行修改。
「AI研發不是標準流程,而是動態優化,原料、製程、機電配置都可能隨時調整。這不是傳統廠辦能承接的。」吳明發強調,這是一個可被隨需更新的場域,是高敏捷、高彈性的研發實驗基地。
▲▼林口工商用地飽和、AI產專區門檻高,工二區因可登記產權與資金彈性,成爲企業打造全球戰略舞臺的首選。(圖/記者謝盛帆攝、品牌提供)
此外,園區同步導入BIM建築管理系統,建蔽率不到34%,取得銀級綠建築與銅級智慧建築雙認證候選證書,並內建AI門禁系統、挑高百坪大廳,打造「低碳、智慧、人本」並重的現代職場。
「ESG不是企業獨自面對的挑戰,而是開發商必須預先替企業規劃好的底層設計。」吳明發強調,富創得從污水處理、電力供應、載重到無塵室預留空間、公共空間空調、污廢排放管道架,皆於規劃階段就一併整合完成,大幅降低企業前期投入,亦提升永續績效的可見性。
▲▼以最高規格強化耐震結構,自地下二樓起採用鋼構與柱內灌漿工法,打造安全穩定的未來科技廠辦,全面保障高科技製程的穩定運行環境。(圖/記者謝盛帆攝、翻攝自官網)
「企業總部不只是辦公室,更是對外溝通的名片。」他說。富創得AI新創園區正是以這樣的標準建構,讓每一家企業進駐時,不只是擁有空間,更是擁有與全球科技鏈平起平坐的高度。交通部分,未來輕軌將直達工二工業園區,富創得AI新創園區門口設有公車、YouBike站。同時享有飯店、百貨、展演廳與醫療園區完善生活機能。
吳明發預見,未來隨臺北港、桃園航空城陸續整合,林口將與廣達總部、華亞科技園區等形成完整的AI產業鏈結節點,從半導體、IoT、智慧製造到生醫研發,臺灣有機會孕育出新一波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旗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