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導致美職缺數雪崩式下滑?學者:「世界最重要圖表」其實最蠢

各大社羣媒體平臺近來瘋傳一幅圖表,暗指人工智慧(AI)興起與美國職缺數急遽下滑有關,許多人以全世界「最可怕」或「最重要」的圖表稱之。但經濟學家與財經評論員指出,這幅圖表雖根據真實數據繪製,卻誤導視聽,堪稱「最愚蠢」的圖表。

這張圖表顯示,自2022年11月OpenAI推出聊天機器人ChatGPT以來,美股標普500指數走勢扶搖直上,同時,美國職缺數卻開始迅速走下坡。兩相對照下,此圖表似乎意在顯示,AI的崛起正日益打擊美國就業市場。

圖表證明AI摧毀工作?其實是誤導視聽

但TS Lombard經濟學家柏金斯指出,這種推論其實大錯特錯。他說,一些人士或許稱之爲「世上最重要的圖表」,但其實比較近似於「世上最愚蠢的圖表」。

柏金斯解釋,這幅圖表似乎意在印證美國「K型」經濟,以及AI想必正對美國勞動市場產生「巨大沖擊」。但這種解讀犯了幾個大錯。

首先,OpenAI是在2022年11月,對大衆推出ChatGPT,而美國職缺數早在幾個月前,也就是2022年3月,就已觸頂(峰值超過1,200萬個工作)然後走下坡。因此,把職缺數反轉下滑怪罪於AI,顯然強詞奪理。

那麼真正觸發職缺數陡降的原因是什麼?是聯準會(Fed)在2022年3月開始提高利率抑制通膨。

第二個問題是,職缺數在2024年4月開始穩定下來。柏金斯指出,那正是ChatGPT流量真正開始起飛的時刻。

所以,與其說此圖表顯示美國職缺數遞減與AI衝擊有關,不如說此圖表僅反映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經濟扭曲。柏金斯認爲,美國工作機會不是被摧毀,而是職缺隨着疫後勞動市場供需恢復平衡,而轉化爲實際的工作。大致而言,那是更多勞工加入勞動力的結果。

三因素導致美職缺數下滑:Fed、關稅和移民政策

大西洋月刊特約撰述湯普森也指出,這張圖表雖然根據真實的數據,但把標普500指數與職缺數放在同一幅圖表上作對照,不表示兩者之間就有因果關係,更不能因此遽下「AI榮景將美國經濟分成兩半、擊垮勞動力但吹捧股市」的錯誤結論。

湯普森表示,美國職缺數近年來下滑,大致反映三大因素:Fed升息、川普2.0提高關稅,以及遏制移民的政策。這些因素推升企業成本並且降低勞動力成長,使企業進一步縮減聘僱。

他指出,2022年11月至2025年8月美國各產業職缺數降幅數據顯示,「資訊業」職缺數下滑幅度是七大產業中最小,假如AI是摧毀工作最大的力量,照理說軟體程式設計師受的衝擊最大才對。實際上,這段期間職缺降幅最大的是製造業、營建業和能源開採業,深受關稅和利率升高影響。

總之,美國職缺數下滑,與貨幣、貿易和移民政策的關聯性遠大於AI。

另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是:若是美國就業市場傷風感冒,美股標普500指數漲勢還能火熱多久?

根據摩根大通的數據,自ChatGPT橫空出世以來,AI相關股票貢獻了75%的標普500指數漲幅,以及80%的盈餘成長。這種數字實在太瘋狂,可能顯示美股正陷入難以爲繼的巨大AI泡沫之中。

社羣媒體平臺近來瘋傳一幅圖表,暗指人工智慧(AI)興起導致美國職缺數急遽下滑,許多人稱之爲全世界「最可怕」或「最重要」的圖表。但經濟學家反證此圖表誤導視聽,堪稱「最愚蠢」圖表。網路圖片

各大社羣媒體平臺近來瘋傳一幅圖表,暗指人工智慧(AI)興起與美國職缺數急遽下滑有關。經濟學家則指出,另有其他因素導致近年來美國職缺數迅速縮減。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