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超猛推動工業生產指數連16紅 但「這些產業」不太妙
電子產品是臺灣外銷重心。(圖/黃威彬攝)
因爲AI浪潮持續推動製造業與外銷訂單成長,經濟部統計處23日公佈的6月工業生產指數111.48,月減6.86%、但年增18.65%,其中,製造業生產指數112.11,月減7.24%、年增20.03%,均爲連續第16個月正成長,併爲歷年同月新高,不過主要是靠電子業拉擡,不少行業別都在衰退。6月批發業營業額爲1兆902億元,也較上個月減少5.3%。
數據顯示,最強的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制品業,年增高達81.95%,主要就是人工智慧應用及雲端資料服務需求強勁,帶動下游客戶拉貨動能,還有手機鏡頭規格升級、半導體產業投資力道不減等,累計今年1至6月年增高達51.64%。
第二強的爲電子零組件業,年增22.38%,也是因爲高效能運算與人工智慧應用需求持續熱絡,推升12吋晶圓代工、IC設計、IC封測、主機板等產品生產成長,累計1至6月較上年同期增加25.78%。
但像是基本金屬業就年減6.15%,因鋼鐵市場需求疲弱,加以低價進口鋼品干擾市況。化學材料及肥料業年減1.94%,因市場需求不佳,以及海外同業低價競爭,部分廠商因應市況調節減產或進行產線檢修。汽車及其零件業年減3.38%,主因是車市買氣趨於保守觀望,致燃油小型轎車及客貨兩用車產量下滑。
在內需方面,6月的零售業營業額爲3900億元,較上月減少1.5%,年減2.9%,但若不算汽機車零售業,反而可以年增1.1%,累計今年上半年,零售業營業額爲2兆3655億元,年減0.4%。
前一日經濟部公佈的6月外銷訂單統計爲567.7億美元,較上月減少11.6億美元或減2.0%,年增24.6%,不過按新臺幣計算,則是增加14.3%。累計今年上半年外銷訂單爲3205.7億美元,年增16.6%。
更多 CTWANT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