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並非贏者通吃的競賽」 阿里巴巴蔡崇信:關鍵在誰更快部署AI
阿里巴巴聯合創辦人及主席蔡崇信表示,AI並不是一場「贏者通吃」的競賽,關鍵不在於誰推出最強大的AI模型,而是誰能更快地採用這種科技。圖爲蔡崇信今年6月參加巴黎VivaTech會議的檔案照。 路透
阿里巴巴聯合創辦人及主席蔡崇信表示,人工智慧(AI)並不是一場「贏者通吃」的競賽。蔡崇信於9月參加Podcast節目All-In Summit時說,「在AI領域,並沒有所謂的『贏得比賽』這種事。」
這段錄影於8日公佈,當時蔡崇信還說:「這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
蔡崇信指出,AI的競賽並不在於誰打造出最大或最強的模型,而是在於誰能更快地部署AI,「幾乎每週都有一個模型領先,但下一週就會被另一個模型超越。」
「我對『贏』的定義,不是誰推出最強大的AI模型,而是誰能更快地採用它。」
他還說,美國應該更注重AI的採用與普及,而不是砸大錢來開發更大的模型。
蔡崇信以中國大陸爲例,表示中國企業正積極採用開源及小型模型,可針對手機與筆電等實際應用場景進行優化。
他強調,自己並不是說中國在『模型戰爭』的技術層面上取勝,「但在實際應用以及讓更多人受惠於AI方面,中國確實取得了長足進展。」
爲在AI領域保持領先,從OpenAI到Meta、Alphabet等美國科技巨擘,前仆後繼地砸大錢興建大型基礎設施。
然而,中國的AI策略則着重在精簡、更有效率的模型上,也代表更便宜、更輕量、更容易部署。
Futurum集團半導體與新興技術研究總監王韋傑(Ray Wang)4月接受 Business Insider 訪問時表示,中國並不試圖像OpenAI那樣,一味追求建構更大的模型,而是以極快速度將AI應用至日常所用的科技中。
王韋傑並補充,這種快速整合的能力,對一國的AI整體競爭力而言,可能與模型本身的品質一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