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助燃!電力股火力全開 華城、亞力齊飆漲停

臺股示意圖。 聯合報系資料照

OpenAI、Google、微軟等科技巨擘近日紛紛高喊電不夠用,OpenAI更直指「電力就是新石油」,使人工智慧(AI)帶動的電力競逐再成熱點,市場看好重電、線纜相關族羣有望大啖商機,31日股價強勢上揚,華城(1519)、亞力(1514)更飆漲停,成交量都破萬張。

電機機械指數盤中漲幅達2.9%左右,個股中,華城、亞力亮燈漲停,華城更再度站上700元,士電(1503)也一度飆至漲停,後漲幅收斂至近9%左右。線纜股華榮(1608)、大亞(1609)盤中皆漲逾3%,成交量也破萬張。

重電廠華城是外銷龍頭,近來國際佈局頻傳捷報,於去年年底獲得包含「星際之門」計劃所需變壓器在內的百億元訂單,且第2期訂單也已在手;近日更表示,已陸續取得其他AI資料中心電力設備訂單,但不便透露個案名稱。總經理許逸德日前也說,上半年外銷比重達到54%,今年業績可望成長兩位數百分比。華城今年前3季合併營收163.2億元,年增25.2%;上半年稅後純益16.51億元、年增10.6%,獲利寫同期新高。

士電、亞力也受電力需求加持,今年營運旺。士電目前訂單已接到2028年,未來兩年產能也已經全滿,T3新廠9月將量產,T4工廠規劃明年底完工,兩新廠量產後,總產能可增加50%。士電今年前3季合併營收274.9億元,年增5.15%;上半年稅後純益21.12億元,年增11.9%,獲利爲同期次高。

亞力目前在手訂單超過百億元,加強韌性電網政策引領下,臺電銷貨創同期新高,亞力並表示,下半年半導體產業擴廠、軌道建設相關訂單大幅成長,訂單能見度至少3年,未來營運持續看好。亞力前3季營收74.1億元,年增19.18%,寫同期歷史新高;上半年稅後純益3.49億元,年減17.6%。

電線電纜業者華榮、大亞營運同受惠強化韌性電網計劃,華榮訂單可望一路接到2033年;大亞產品銷貨也呈正成長,並持續拓展旗下綠能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