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與半導體持續領航 臺綜院9月電力景氣燈號維持黃紅燈

臺灣綜合研究院22日公佈9月EPI電力景氣指數,全國高壓以上產業用電較去年同期成長1.27%,電力景氣燈號維持黃紅燈。臺電高壓以上用電年增2.11%,其中製造業成長1.97%,服務業成長2.25%。臺綜院並預測,9月經濟成長率可達4.1%,第三季成長3.8%。

臺綜院指出,AI(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HPC)與雲端應用需求持續帶動電子與半導體產業用電穩健成長,成爲推升經濟動能的主要來源;相對地,化學材料、鋼鐵、紡織與機械等傳統產業受全球需求疲弱及美國關稅衝擊影響,用電持續下滑,景氣低迷。

在主要產業中,半導體業表現最爲亮眼,受AI伺服器與雲端需求帶動,電子產品外銷訂單年增45.9%,成爲支撐臺灣經濟成長的主要引擎,9月用電量年增8.47%,電力景氣燈號連續六個月呈紅燈。電腦、電子及光學制品業電力景氣燈號也續呈紅燈,9月用電量年增8.04%,顯示終端需求回升,產業生產動能維持強勁。

化學材料業則呈現兩樣情;一方面電子相關化學品受惠於AI熱潮,生產動能成長,但傳統化學材料需求疲軟,用電年減3.59%,電力景氣燈號由黃藍燈轉爲衰退的藍燈;鋼鐵業面臨中國房地產市場低迷及美國高額關稅等負面影響,鋼市維持低位震盪格局,用電下滑6.35%,紡織業也因中國產能過剩、低價傾銷及美國關稅等多重衝擊,用電衰退12.31%,均顯示傳產復甦力道不足。

臺綜院分析,9月國內景氣續呈「科技強、傳產弱」的雙軌發展格局。AI與雲端需求強勁推升半導體與電子業高附加價值成長,帶動整體經濟穩健擴張;但傳產仍受關稅與需求不振影響。展望第4季,傳統出貨旺季到來及AI結構性需求延續,可望持續支撐電子業成長,惟產業分化未見緩解,傳產轉型挑戰仍待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