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行情回溫?里昂示警仍有挑戰 四大臺廠遭降目標價

鴻海。 記者吳康瑋/攝影

里昂證券在最新出具的「臺灣科技產業」報告中,以「是否已雨過天晴(In the clear)」爲題,指出整體狀況正在改善,但仍有些挑戰需要克服,並深入探討臺灣科技業的狀況。臺廠中,里昂較爲偏好AI相關的GB供應鏈,基於風險調整,分別調降ODM廠鴻海(2317)、廣達(2382)與鏡頭廠大立光(3008)、玉晶光(3406)的目標價。

整體來說,在AI領域方面,里昂認爲最壞的情況可能已經結束,市場情緒正在轉正,後市具「五大觀察重點」。

首先,DeepSeek後,AI需求更勝以往。在DeepSeek R1推出已逾三個月,AI運算需求不減反增,超大規模業者推出新模型的速度創新高,推論成本持續下滑,已被證明是推動產業運算需求的重要因素。

第二,AI模型商品化,價值浮現。隨着模型逐步商品化,AI服務的價值重心轉向轉換成本等「護城河」以提高客戶黏着度。儘管模型同質性提高,但產業進一步整合的風險相對較低。

第三,2026展望轉趨樂觀。美國雲端大廠在近期法說中強調,AI運算需求仍大於供應。其中,微軟維持2026財年資本支出目標,顯示市場對未來支出過度悲觀的情緒正逐漸修正。

第四,GB供應鏈逐步升級。隨最終機架良率改善,里昂預期第2季GB出貨量達3,000至4,000臺。然而,受GB300板卡生產延遲影響,全年出貨預估由2.5萬臺下調至2萬臺。

第五,市場反應利多消息。過往因估值偏高與過度預期,AI股承壓許久。如今市場開始對基本面好消息作出正面反應,若產業狀況不進一步惡化,最嚴重的修正期或已過去。

不過,傳統科技業則仍受關稅與全球不確定性拖累。全球PC、手機與iPhone出貨量預估將年減3%、2%、5%。一般伺服器年成長預期也自6%下修至3%。

此外,前期拉貨效應恐導致後續壓力。庫存備貨將延續至今年第2季,隨終端需求轉弱與庫存調整壓力升溫,傳統科技產業在今年下半年至2026年恐面臨下行風險。

其他挑戰還包括,CoWoS訂單仍有下行風險、美國政策不確定性恐使更多AI投資計劃延後。

修正個股方面,鴻海、廣達均給予「優於大盤」評級,目標價分別由230元下調至200元、由370元下調至340元,降幅各爲13%、8.1%。

大立光、玉晶光均給予「持有」評級,目標價分別由2,700元調降至2,300元、由440元下調至370元,降幅14.8%、15.9%,同時也下調今明兩年的獲利預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