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育苗三年成林!雲林補教協會擴大助學計劃 挹注1700萬資源

▲雲林縣啓動「愛心助學育苗專案」,象徵教育希望萌芽。(圖/記者遊瓊華翻攝)

記者遊瓊華/雲林報導

雲林縣補教暨品保協會連續第三年推動「愛心助學育苗專案」,今年擴大辦理、預計提供420個名額,讓家庭經濟弱勢的學生能免費補習,延續學習不中斷。縣長張麗善肯定協會長年投入公益,感謝業者善盡社會責任,協助學子補足教育資源缺口,讓雲林的孩子「不因出身而輸在起跑點」。

「愛心助學育苗專案」記者會暨啓動儀式今(9)日在縣府親民空間舉行,張麗善縣長、副縣長謝淑亞、教育處長邱孝文與多位縣議員均到場致意。中華民國補教協會全國總會副理事長楊佳叡、雲林縣補教暨品保協會理事長謝瑞娥共同主持啓動儀式,高雄、臺南、嘉義及彰化等縣市協會代表亦專程出席見證,場面溫馨隆重。

張麗善表示,教育是翻轉命運的關鍵工程,縣府多年來積極改善教學環境,包括推動品德教育、班班有冷氣、智慧黑板、水洗系統,以及師生平板全面普及等措施,讓偏鄉學童能在公平條件下學習。她指出,政府資源有限,補教業者的善心挹注,正是補足教育縫隙的重要力量。

張麗善特別感謝協會三年來持續推動育苗專案,協助中低收入或特殊境遇家庭學子在課後仍能進修。她強調,縣府與補教界攜手,不僅爲孩子打造安全友善的學習環境,也讓教育更具包容力與永續性。

協會理事長謝瑞娥表示,該專案自112年度啓動後,去年已有40家補習班響應,提供370名學生補助。今年進一步擴大至420名,並納入大專生、研究生與公職考生,總價值約1,700萬元。她希望拋磚引玉,號召更多補教業者加入行列,讓「願學者皆有其學」。

教育處長邱孝文指出,雲林屬典型農業縣,偏鄉教育資源相對不足,此次專案能有效拉近城鄉差距。他認爲,企業與民間團體投入教育公益,正是「以行動實踐品德教育」的具體展現,也讓學童在受助中學會感恩與回饋。

教育處補充,今年「優質補教・愛心助學」專案即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止受理申請,凡設籍雲林縣並具低收入或經濟弱勢資格者,經審覈即可獲得免費補習名額。縣府期盼,透過公私協力,讓每一個孩子都有向上成長的機會,爲雲林的教育播下更多希望種子。

民衆可至雲林縣補教暨品保協會網站「育苗專案專區」網址(http://www.nacet.org.tw/nacet/Yunlin/project.php)下載申請表,填妥寄回地址:雲林縣褒忠鄉三民路147巷6-2號(雲林縣補習教育暨品保協會),即完成登記報名,洽詢電話 05-6976789(蒲老師)。

▲縣府與補教界攜手合作,爲偏鄉教育注入希望,讓每位學子都有向上機會。(圖/記者遊瓊華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