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伺服器需求強勁 鴻海 6月、上季、上半年營運同寫佳績 法人搶進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聯合報系資料照
鴻海(2317)上週五(18日)股價上漲1.5元,收165.5元,成交量3萬多張,以13日時間完成填息,同時站上5日、10日、20日,本週以來法人買超逾1.8萬張。鴻海6月營收、第2季營收與上半年營收,均創同期新高,主要是受惠AI伺服器強勁需求所帶動。
展望第3季,鴻海表示,本季雲端網路產品部門將保持強勁成長趨勢,ICT產品進入下半年旺季,營運將逐漸加溫,第3季整體營運有季增及年增的表現,但仍需密切關注全球政經局勢及匯率變化影響。
鴻海創辦人郭臺銘在1974年成立公司,從生產電視機用的開關旋鈕起家,個人電腦(PC)產業興起後,鴻海隨即跨入PC用的連接器,逐步朝向PC產品組裝發展,在PC場域累積實力,再進入伺服器組裝領域。智慧手機市場興起後,鴻海立刻進軍智慧手機組裝,憑藉累積技術實力成爲iPhone最大供應商,鴻海目前是全球最大EMS廠,在資通訊(ICT)產品的全球市佔率超過四成。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之前表示,今年公司三大成長動能分別是ICT、AI產品與電動車(EV),未來三年,鴻海在ICT產品將持續保持領先,AI產品將大幅成長,EV持續提升貢獻。今年是AI的元年,AI伺服器將是成長主軸,今年AI伺服器營收將突破兆元,推動營運挑戰新高。
在ICT產品方面,劉揚偉說,鴻海在2024年以44.2%市佔率穩居全球電子代工第一名,幾乎每兩臺就有一臺是鴻海製造。消費智能產品部門營收在過去五年成長20%,雲端網路產品部門營收成長更高達60%,這些成果是鴻海持續創新、高效執行、客戶滿意的最佳證明。
法人表示,蘋果將在9月推出iPhone 17系列產品,鴻海是iPhone最大組裝廠,近期擴增印度產能,將從印度出貨iPhone至美國市場,降低川普關稅衝擊,爲鴻海下半年的消費智能產品部門增添新的成長力道。
電動車方面,劉揚偉說,與日本三菱汽車合作,顯示鴻海實力獲得傳統車廠認可,鴻海希望成爲全球電動車前三大CDMS廠商,持續強化佈局,除了硬體外,也參考軟體設計研發,以打造創新的電動車生態系統。除了三菱汽車之外,另一家日本車廠也談到差不多,第三家、第四家客戶都在談。今年第4季會看到美國版的Model C。美國市場相對複雜,要觀察關稅以決定車款推出的速度,但美國汽車市場很大,仍將積極推動。
選股原則
5日均價大於10日均價,10日均價大於20日均價,近十日三大法人買超逾3.6萬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