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沙尼亞在俄羅斯邊境懸掛巨大橫幅 「戰犯普特勒」
愛沙尼亞在赫爾曼城堡面對俄羅斯那一側,掛起巨大橫幅 「戰犯普特勒」。(圖/ERR)
在俄羅斯勝利日的5月9日,波羅的海三國之一的愛沙尼亞選擇譏諷與譴責俄羅斯,在兩國邊境的赫爾曼城堡(Hermanni linnus)面俄羅斯那一側,掛上了普丁(Vladimir Putin)與納粹德國領導人希特勒(Adolf Hitler)的合成照,寫着「普特勒戰犯」(Putler War criminal)。
赫爾曼城堡在愛沙尼亞與俄羅斯交鄰的納爾瓦河(Narva river)旁邊,第一座石質城堡於14世紀興建,很長一段時間由條頓騎士團擁有。如今,城堡已是博物館,而博物館館長瑪麗亞·斯米爾諾娃(Maria Smorzhevskikh-Smirnova)自俄烏戰爭爆發後,相當同情烏克蘭,每年都會懸掛這面橫幅,以提醒人們俄羅斯的全面戰爭及其犯下的罪行。
她告訴歐洲真實報(ERR)俄語版:「今天是歐洲勝利日,我們慶祝和平與自由。隨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和平與自由、尊重主權以及團結原則成爲了歐洲共同體的核心價值。然而,普丁發動的全面戰爭打壞了這一切,而且這一場戰爭已經持續了四年。我們看到獨裁者就要大聲說他是獨裁者,看到誰犯下戰爭罪,就要指出這個戰爭罪。」
這位博物館館長不遺餘力的譴責俄羅斯,甚至遭到俄羅斯通緝與審判。去年她因「發佈有關俄羅斯軍隊的虛假新聞」被俄羅斯缺席判決定罪,她稱此舉爲「莫大的榮幸」。
愛沙尼亞赫爾曼城堡掛「普特勒」的橫幅已經好幾年,此爲2023年的版本。(圖/ERR)
去年,她特別辦理一場特覽,主題是 1944 年蘇聯轟炸納爾瓦,那次轟炸摧毀了該市的大部分地區。她要人們記得,蘇聯確實是二戰勝利者,但他們絕不是正義者。
這一橫幅也是爲了迴應河對岸伊凡哥羅德舉行的「宣傳音樂會」。自2023年起,俄羅斯面向愛沙尼亞設立了大型螢幕,向該市主要講俄語的居民播放宣傳音樂會和類似內容,表達俄羅斯依然美好繁榮。
博物館館長說,所謂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對愛沙尼亞而言,戰爭沒有在
這一結束,因爲這也是蘇聯第二次佔領的開始(直到1991 年蘇聯解體才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