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沙尼亞外長:若烏克蘭戰敗 關鍵礦產恐落入中俄手中
2025年1月21日,烏克蘭頓內茨克地區謝韋爾斯克附近,烏 81獨立空中突擊旅的一名傘兵在進行訓練。(路透社)
愛沙尼亞外長薩克納(Margus Tsahkna)週五(31日)投書美國《國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指稱,如果西方對烏克蘭的支持減弱,烏克蘭豐富的稀土資源恐落入俄羅斯和中國大陸之手,進一步強化威權國家的經濟與軍事優勢。
薩克納於專文中談到,全球對稀土如:鈦、鋰、鍺、石墨等關鍵礦產的需求激增,這些資源不僅是高科技產業、綠能轉型的基礎,也對國防與航太產業至關重要。
烏克蘭擁有豐富的關鍵礦產,例如美國航太、鋼鐵與汽車產業高度依賴烏克蘭出口的鈦與錳。然而,這些礦產資源與前線距離極近,一旦被俄羅斯奪取,將使莫斯科與其盟友掌握龐大的戰略資源,進一步擴大其在國防、能源等關鍵產業的影響力,甚至推進地緣政治野心。
俄羅斯不僅可藉此強化軍工產業,還可能肆無忌憚地開採這些資源,對當地居民與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同時,烏克蘭若失去這些資源,歐美經濟將面臨關鍵礦產供應短缺,導致價格飆升,進一步衝擊產業鏈。
中國大陸早已主導全球稀土開採與加工,並透過壟斷供應鏈鞏固自身在經濟與軍事領域的優勢。如果烏克蘭礦產落入俄中之手,將破壞西方多元化供應鏈的努力,使中國大陸進一步掌控全球戰略資源,擴大對西方的影響力。
薩克納建議,西方不僅要協助烏克蘭守住領土,更要確保其資源不落入敵對勢力之手,這意味着烏克蘭的軍事勝利十分重要。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 已提議,美國及其夥伴可簽署特別協議,共同保護烏克蘭的關鍵資源,並進行投資與經濟開發。
薩克納最後強調,確保烏克蘭掌控這些戰略資源,符合美國及其盟友的核心利益。如果西方未能協助烏克蘭獲勝,讓這些礦產成爲威權國家的資源,影響將不僅限於烏克蘭,而是波及全球數十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