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奇藝龔宇:微短劇分流很多注意力,非常鬧心扎心
日前,愛奇藝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龔宇在2025電視劇導演大會發表演講。演講中龔宇指出,市場萎縮、觀衆流失、廣告減少、成本攀升、週期太長等因素,都在困擾電視劇創作與傳播,他期望創作者能摸清觀衆價值觀、審美觀的變化,改善電視劇的棄看率,關注年輕觀衆的注意力與情緒變化,多啓用年輕演員,他還強調了控制成本以及縮短週期之於電視劇的重要性與急迫性。
以下是龔宇演講主要觀點:
1、娛樂方式的多樣化,微短劇發展分流了很多,這是需要我們特別特別關注,非常鬧心扎心的一件事。
2、電視劇的主要收入是會員收入,不少人可能買得起會員,但心態是能省則省。
3、我們電視劇的廣告主要是品牌廣告,不是效果類的,我們是廣告主最先削減的一環。有我們做的不好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市場的原因。
4、做劇成本太高。十年前的劇投資單集成本300萬。這個成本太大,行業難以承擔,所以之後公司做的很多項目都是虧損的。(視頻平臺現在總體是盈利的,雖然盈利非常困難,現在100部電視劇,30-40%是不虧損的,盈利的30%出頭,也就是50%以上是虧損的。電視臺是100%虧損)
5、我們長劇週期太長,投資幾年才能輪轉一回。所以很多資本轉投了微短劇,雖然我覺得不高級,但是它資金迴轉快。
6、觀衆價值觀、審美觀的變化。男性觀衆的審美基本沒有變化,永遠喜歡18歲的姑娘。但是女性觀衆一直在變,先是愛哥哥,後是愛弟弟,再然後是大叔,還沒來得及創作,又變了。
7、用三集做人物鋪墊這種事不能幹了,一集棄看率40%幾,這是一部偉大的作品,通常是大於50%的。從第一集看到最後一集,通常好的劇是20%多。所以節奏要快,大家注意力沒那麼集中了。我們需要對人物故事更關注一些,男女主在一起之後,如果一味播配角,觀衆全跑了。
8、公司內部向我做提案的時候,製片人們參考的是大明星15、20年前的照片,他們對年輕演員不熟悉,但是這個角色又是二十出頭,這是很大的危險,年輕演員又怎麼能得到機會啊!弄一個35歲的演18歲,觀衆不愛看。我們剛播的幾部劇就有類似的情況發生。
9、年輕人看劇時候喜歡發聲,他們喜歡的演員,喜歡的作品願意去發聲,所以我們要用更多的年輕人去接近市場。
10、最後就是控制成本,我知道每個導演心裡都有一堆抱怨,抱怨預算低了,抱怨演員各種請假,這些都是製片人的工作,不是導演的工作,但導演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控制成本多方面的,規則方面,技術方面。還有製作週期太長了,直接的後果就是壓的資金越來越多。一部劇短的八九千萬,長的兩三個億,一年投資50多部,佔着八九十億的資金。一部作品創作週期兩年的話,資金越壓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