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3000年古物救不回!法老王金鐲竊案偵破 銷贓價曝光

埃及開羅一家博物館有一隻歷史3000年、法老王阿蒙姆普(圖)時期的罕見金鐲失竊,竊案宣告偵破,但爲時已晚。(法新社)

位於埃及首都開羅的埃及博物館(Egyptian Museum)日前傳出3000年前法老王阿蒙姆普(Amenemope)擁有的一隻金鐲不翼而飛,當局全力追查並於全國機場口岸邊境嚴加查緝。埃及內政部週四(18日)宣佈已逮捕4名竊賊並說明案發經過,不法所得僅約新臺幣12萬元。嫌犯抓到了卻爲時已晚,因爲這隻珍貴的失竊古文物已無法復原。

綜合埃及獨立報、《埃及之路》、路透社等媒體18日報導,埃及內政部說明,這隻鑲嵌了球形青金石的金手鐲可溯及古埃及第21王朝法老阿蒙姆普統治時期(西元前1070年至945年)。手鐲原本放在埃及博物館文物修復保護實驗室的保險箱,也是館方衆多正接受修復的文物之一,準備借展給義大利羅馬奎里納雷宮(Scuderie del Quirinale)博物館,在今年10月24日揭幕的「法老寶藏」展覽亮相。

9月9日當天,手鐲不翼而飛,副館長與一名文物保護專家13日提交遺失報告,旅遊暨古物部17日把失竊消息公諸於世。這名文物專家稱,失竊的是一隻罕見的古埃及晚期金手鐲。案發後,埃及政府成立特別委員會檢查保存於實驗室的文物,並向機場、港口、陸路邊境通關口岸等部門發佈失竊金鐲的照片,以防走私海外。

內政部追查發現,提交失竊報告的那名古物修復專家涉嫌監守自盜。她聲稱手鐲不翼而飛,實則趁別人不注意時下手偷鐲。得手後,她連繫了一名熟人,此人在開羅經營銀器行,銀器行老闆以18萬埃及鎊的價格把金鐲賣給開羅歷史悠久的珠寶區一家工坊老闆。珠寶工坊的老闆以19.4萬埃及鎊(4000美元、新臺幣逾12萬元)把鐲子轉賣給一家黃金冶煉商。

不幸的是,冶煉商已把金鐲連同其他金質物品一起用高溫溶解了,打算用來重新鑄造飾品。也就是說,歷史3000年的阿蒙姆普金鐲已化爲一灘液體。

內政部稱,嫌犯3男1女已被捕,並查獲不法所得約19.4萬埃及鎊。4名嫌犯就逮後坦承罪行。旅遊暨古物部公佈的監視器畫面顯示金鐲賣給金工坊老闆的全部過程。

埃及法律有保護古物免遭販運貨非法出口的法條,1983年《古物保護法》規定,相關罰金從5萬埃及鎊到10萬埃及鎊(臺幣近6.3萬元)不等,可判處監禁數年。2020年國會新增條款規定,未經官方許可在國外持有或出售古文物者,將處以監禁與罰款100萬至1000萬埃及鎊(臺幣約626萬元)。即使罰則加嚴。埃及文物盜賣仍猖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