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Infra又有新融資!北京國資出手潞晨科技

《科創板日報》2月18日(記者 李明明)近日,潞晨科技完成最新一輪融資,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升級股權投資基金參與本輪投資,該基金是亦莊國投政府投資引導基金體系的一部分。

潞晨科技上一次融資發生在2024年9月,完成了數億元A++輪融資,北京市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石溪資本等參與投資。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潞晨科技半年內完成兩次融資,且均獲得了來自北京國資的加註。而其所在的北京亦莊已經悄然成爲“人工智能之城”。目前,北京亦莊人工智能產業鏈聚集企業400餘家,計劃於今年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突破600億元。

公司創始人爲90後

潞晨科技成立於 2021 年,專注於AI基礎設施領域(即AI Infra),致力於解放AI生產力,打造世界級的分佈式AI開發和部署平臺。也即,潞晨科技的業務是研發“AI操作系統”,幫助企業更高效地訓練和運行AI模型,降低大模型的訓練和部署成本。

據悉,在商業拓展與營收增長方面,目前潞晨兩大產品Video Ocean和潞晨雲已累計服務用戶數超10萬,付費客戶總數突破 2476 家。2024 年,公司營收達 7700 萬人民幣。預計至2025年營收達1.5億元人民幣,2026年預期增至3億元人民幣。

一位頭部機構投資人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對於企業來說,訓練、部署大模型成本高昂,比如硬件成本。同時訓練大模型需要大量的計算資源,如GPU。企業如果從零開始訓練一個大模型,需要投入五六十人的團隊,人力成本也較高。對此,潞晨科技通過優化算法和並行策略,降低了硬件資源的需求。

“在目前大模型的發展中,潞晨科技致力的基礎設施構建雖並非絕對優先級,但是在行業成熟後,應用層發展起來後,基礎設施的支撐將會越來越重要,因此,個人非常看好AI Infra的前景。”

潞晨科技創始人尤洋是一名90後,他爲清華大學碩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在2021年7月,尤洋決定回國創業,在北京正式成立潞晨科技。

他認爲,AI Infra企業的本質價值就是幫助千千萬萬行業迅速部署大模型,並用於實際業務或應用中。

在尤洋的構想中,公司主營產品潞晨雲更像是算力版的“滴滴出行”,即打造一個自動化的平臺,同時發揮出潞晨科技的算力優化能力,讓用戶用同樣的價錢訓練或部署AI模型快2至5倍,同樣的成本做成10倍參數的模型。

視頻大模型則是潞晨科技的另一個拳頭產品。此前,潞晨科技最新升級迭代的產品Video Ocean全新發布,用戶能夠輕鬆地根據文本、圖片生成多樣化的視頻內容,還可以自定義角色並生成個性化視頻。

尤洋此前認爲,國內一些大廠推出的視頻大模型更多依賴於大量的短視頻數據,而他們則是佔據技術優勢。視頻大模型越發展,對算力的要求越高,這也是潞晨的價值所在。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潞晨科技所在的AI基礎設施領域中,相似業務的國內企業包括硅基流動、無問芯穹、清昴智能等。

北京亦莊打造“人工智能之城”

潞晨科技成立近4年,共獲6輪融資,據悉,投資機構對潞晨的估值增長了 40 倍。

財聯社創投通數據顯示,本次投資方亦莊國投成立於2009年2月,是一家以促進北京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爲使命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

截至2024年底,亦莊國投資產總額超1300億元。公司下設亦莊產投、亦莊汽車、亦莊香港、亦莊擔保、亦莊租賃、通明湖信息城等子企業。

截至2024年底,亦莊國投在管投資項目約250個、項目總出資額超1200億元。其中,基金投資50餘支,實繳出資超400億元,基金總規模超萬億元。

潞晨科技所在的北京亦莊,已經悄然成爲“人工智能之城”。

作爲首都高質量發展開路先鋒,北京亦莊早在去年就正式發佈了北京·亦莊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設方案,全力構建從算法突破、模型研發到場景創造、產業轉化的創新體系。其還發布了北京·亦莊人工智能第二批示範應用場景,持續開放電子商務、智慧教育、工業設計、知識產權服務、智能診療、內容安全、生產製造、智能媒體、行政審批、藥物研發十大場景,累計釋放訂單需求超過1.5億元。

目前,亦莊已建成北京最大、全國領先的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臺,算力規模達7000P,規劃超2萬P。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國產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在海內外“爆火”。北京亦莊支持區域科技企業與DeepSeek多元合作,助力芯片算力優化、模型應用等人工智能全產業鏈企業參與DeepSeek開源協同模式,推動我國大模型產業從單點突破轉向體系化創新。

其中,北京亦莊雲廠商京東雲已經正式上線DeepSeek-R1和DeepSeek-V3模型;潞晨科技聯手華爲昇騰,發佈基於國產910B算力的DeepSeek-R1系列推理API及雲鏡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