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孩子就該關注孩子的味蕾

愛孩子就該關注孩子的味蕾

作者|定南針

做了這麼多年飯,養了這麼多年孩,孩子喜歡吃什麼這些年我才漸漸知道,也算是漸漸摸出了門道。之前並沒有在意,因爲我對吃不太講究,吃什麼只要吃飽就行了,可能與我的成長環境有關。

小時候經常吃不飽也穿不暖,哪還有挑吃的份,吃頓飽飯毅然不易了。早上經常喝玉米糝,稀得可以照見人影吃個醃蘿蔔絲都感覺美得不得了,平時吃的都是紅薯面花捲,要是吃頓白麪饅頭也只有在過年的時候。

從小在腦海裡打下了深深地烙印,只要能吃飽就行,至於吃好,沒人考慮,吃出營養那就更覺得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

前些年回老家過年,半晌孩子有點餓了,三嫂正好在廚房,就問我,孩子喜歡吃什麼現在就做給她。當時就把我給愣住了,我有點蒙圈了。孩子喜歡吃啥呢?我還真不知道孩子喜歡吃什麼飯,平時就是我做什麼她吃什麼,根本沒有注意孩子喜歡吃什麼,所以三嫂這麼一問,當場把我給問蒙了。

三嫂嗔怪道:“你平時都是怎麼給孩子做飯的呀,連孩子喜歡吃什麼都不知道。”三嫂可是個“大廚”每年春節回老家過年,弟兄姊妹們聚在一起,年夜飯都是三嫂三哥做的,可以與飯店的廚師媲美了。

煎炒烹炸樣樣拿手,孩子們的小鍋飯也不在話下。當問到我孩子喜歡吃什麼時,我平時還真沒有在意過這個,在我的認知裡還是停留在小時候的烙印裡,吃飽就行,哪還挑來挑去的,做啥吃啥,還美其名曰“不挑食”,具體利不利於孩子,能否達到營養均衡等等,我向來沒有考慮過。

不是不愛孩子,也不是不關心孩子,而是我的經歷讓我對吃沒有什麼講究,也沒條件講究。所以面對三嫂的詢問,我才漸漸意識到,我這個父親有點不稱職了。孩子喜歡吃什麼都不知道,還停留在做啥吃啥,吃飽就行的層面。

就沒有注意現在怎麼能與我們物資匱乏食不果腹的年代比呢,家裡兄弟姊妹多,父母從地裡刨食太不容易了。所以能吃飽飯,能吃上飯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了。

現在隨着我們國力的強盛,在黨的領導下不但解決了溫飽問題,而且使十四多億中國人徹底脫離貧困,這是世界壯舉。

老百姓不但吃得飽穿得暖,而且生活質量發生了根本性改變,不光停留在吃飽穿暖這個層次,還要吃好吃出營養吃出健康,我的觀念真是該改改了。

從那以後我就開始注意起孩子到底喜歡吃什麼了,如果僅僅是通過詢問還不能做到真正瞭解孩子,她有時候喜歡吃這個,有時候又喜歡吃那個,並不固定,而且多數情況下喜歡吃零食,這我是竭力反對的,咱不能因爲孩子喜歡吃零食就由着她的性子,那不就把身體給吃壞了嗎?

可以偶爾吃一點,嚐嚐味道就可以了,但絕不可以當主食吃,這樣就會本末倒置,正經主食不吃吃零食,對孩子的身體一點好處沒有。

經過這麼些年來的觀察與注意,終於知道孩子喜歡吃什麼了,完全可以根據孩子吃飯時的神態長時間固定下來的一種喜好,明白了孩子的喜好。

抓住孩子的味蕾,管好孩子的胃口,也能改善親子關係,即使孩子長大了,成家立業了,她們亦會想起父親做飯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