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成長動能仍具支撐力 下半年或有財報驚喜
根據野村投信臺股團隊訪查,CSP 2025年大舉下單AI伺服器,惟受限於組裝產能,上半年交貨可能僅訂單的三成。隨4、5月起供應鏈狀況改善,GB200出貨放量,下半年交貨動能將顯著升溫,反而有望顯著貢獻營收與獲利,甚至帶來財報驚喜。從大趨勢來看,中東推動主權AI、AWS積極擴張ASIC訂單,顯示AI需求維持高檔,今、明兩年需求反轉的可能性極低。因此,即便部分產業可能面臨庫存調整壓力,AI成長動能仍具支撐力,此刻是佈局野村臺灣增強50主動式ETF(00985A)市值型主動式ETF適當時機。
野村臺灣增強50主動式ETF(00985A)經理人林浩詳表示,亞馬遜、微軟、Google、Meta 等四大雲端服務業者積極推進AI佈局,除了持續採用NVIDIA與AMD等晶片外,也積極投入自研晶片的開發,帶動相關特殊應用晶片(ASIC)需求明顯升溫,也爲臺廠供應商帶來實質利多。其中,IP大廠世芯-KY(3661)順利取得AWS Trainium 3訂單,該晶片預期將於2026年第2季初開始量產,並挹注世芯2026年獲利約18億美元,近期多家外資券商陸續上修目標價,也帶動世芯-KY近一個月股價大漲近17%。
另一方面,輝達GB200量產邁入高峰,ODM在內包括廣達(2382)、緯創(3231)、緯穎(6669)營收動能加溫,5月營收分別大增58%、162%、187%,隨着下世代旗艦GB300預計下半年接棒上陣, 將更進一步推升營運表現。除電子產業有亮點外,美越成功達成關稅貿易協定、降低供應鏈成本與貿易不確定性,預期Nike、Adidas、GAP等品牌大廠將加速擴大在越南的採購規模,臺灣相關成衣、製鞋業者中,例如:儒鴻(1476)、聚陽(1477)、鈺齊-KY(9802)等,過去早已深耕越南佈局,具備完整供應鏈與快速調整的能力,預期成爲轉單效應的主要受惠者,成爲傳產中下階段具備落後補漲潛力的族羣。
展望後市,林浩詳分析,關稅談判雖仍有不確定性,但大致上都朝着好的方向前進,加上第3季聯準會高機率啓動降息、刺激消費力道回溫,預期下半年臺股仍有機會挑戰年內高點甚至前高。投資人可聚焦在長期趨勢向上的產業,包括電子中AI相關(AI 伺服器、高效運算、ASIC、先進封裝測試供應鏈),傳產中具政策支持者(受惠轉單之成衣/製鞋業者,綠電產業),若股價短線因漲多而拉回,反而將是中長線佈局良機。即便關稅不確定性再起,AI科技股持續居全球關鍵供應鏈角色。
根據00985A公開說明書,單一持股的投資比例最高可達30%,AI驅動的結構性需求仍未改變,00985A市值型主動式 ETF 更突顯其投資優勢掌握個股商機及超額報酬的投資機會,野村臺灣增強50主動式ETF(00985A)預計7月21日掛牌上市,採年配息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