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史上最貴新股”,全國股民震驚!

關於禾邁股份,當年有個段子,IPO發行價公佈的時候,廣大散戶紛紛嘀咕,是不是小數點搞錯了啊?結果是,還真沒搞錯,發行價就是557.8元。

至此,禾邁股份(688032.SH)摘得“A股最貴新股”頭銜!

究竟有多誇張?

根據招股說明書顯示,禾邁股份原計劃募資5.58億元,實際募資55.78億元,整整超募了50億元;按照557.8元的發行價,公司靜態市盈率超過了200倍。

要知道,2020年底的時候,禾邁股份總資產僅爲6.87億元,淨資產更是不到4個億。結果賬上一下子突然多了50多個億。

最瘋狂的是,在登陸資本市場後,按後復權計算,禾邁股份一度上漲至1877.43元,較發行價漲幅超過200%。

但在那之後,便一路向下。

截至2025年4月底,禾邁股份收報97.03元。跟發行價比,跌幅接近40%;跟最高價比,跌幅超過了80%。

原因在於,業績迅速變臉。

2023年,淨利潤5.23億元,同比下滑3.89%;

2024年,淨利潤3.44億元,同比下滑32.75%;

2025年一季度,淨利潤-1036萬元,同比下滑115.39%,由盈轉虧。

如果說此前兩年只是“小打小鬧”的話,那麼今年一季度的表現,則打了市場一個措手不及。要知道,營業收入保持正增長,但淨利潤卻爲負數,疊加同期經營現金流淨額爲-3.48億元,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擔憂。

與之對應,公司的應收賬款7.66億元,同比增長98.88%,存貨也達到了9.2億元,同比增長9.95%。用“驟然惡化”形容,一點都不誇張。

而這背後,又得提到公司的“三費支出”。

2024年,禾邁股份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研發費用分別增長47.03%、35.32%和7.41%;2025年一季度,分別增長67.04%、7.17%和44.9%。

這便是爲何,即便公司毛利率仍高達33.92%,但禾邁股份卻陷入虧損的原因。

可能有人要說了,禾邁股份高價發行的背後,是否是精心密謀的結果?

要我說的話,禾邁股份是當時IPO市場化定價機制失效的結果,同時,機構資金抱團、對熱門板塊的集中追捧進一步助長了市場的非理性情緒。

另外,行業景氣度變化之快,也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高估值不可避免的發生崩塌,當時“抱團“有多歡,散場的時候就有多堅決。

這讓我想到了華銳風電這家公司。

2011年,華銳風電登陸上交所。原本,公司計劃募集資金35億元,但實際募集資金94.59億元。拋開後面的財務造假暫且不說,單就說華銳風電當時上市的背景,風電產業已經出現了產能過剩跡象,但依舊受到了資本市場的追捧。

所以,問題的核心在於,爲什麼市場對行業景氣度的變化缺乏預判?

事實上,對上市公司來說,突然間募集到了鉅額資金,也未必是好事。

按照招股說明書提到的募集資金用途,約50%資金用於製造基地建設,25%資金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剩餘資金用於產業化項目和設備升級。但是,突然間多了50個億,怎麼花便成了難題。

長期看的話,企業拿着這麼一大筆錢,可能也不願意只用來購買理財,這樣會招致非議,而且也顯得管理層無能。於是,新產品、新業務、新產能、新市場開拓,或者興建總部大樓,總之得把錢花出去。

但是,市場前景卻沒那麼樂觀。

禾邁股份的主營業務爲光伏逆變器、儲能相關產品、電氣成套設備及相關產品的研發、製造和銷售,其中,核心產品微型逆變器,佔總收入的比例在6成以上。

跟傳統逆變器比,微型逆變器單價、毛利率更高,但是,也不可避免受到光伏產業鏈景氣度下滑、產能過剩的衝擊。

而且,前面也提到,禾邁股份的“三費支出”過高,導致公司成本控制能力偏弱。

最重要的是,在微型逆變器市場,儘管禾邁股份也屬於是頭部企業,但是,跟真正的“一哥”Enphase的差距甚大,再加上禾邁股份超6成收入來自境外市場,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擔憂。

目前看,形勢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