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股指漲跌互現:鋰電池產業鏈爆發,兩市成交超1.6萬億元
A股三大股指3月3日集體高開。早盤兩市衝高回落,午前漲幅收窄。午後繼續震盪下行,滬指更是轉跌,尾盤略有回暖。
從盤面上看,鋰電池產業鏈爆發,固態電池方向領漲;小金屬、稀土永磁、光刻工廠、AI醫療題材走強。算力、服務器、消費電子、機器人、半導體概念股走弱。
至3日收盤,上證綜指跌0.12%,報3316.93點;科創50指數跌1.52%,報1062.35點;深證成指漲0.36%,報10649.59點;創業板指漲1.2%,報2196.52點。
Wind統計顯示,兩市及北交所共3222只股票上漲,1966只股票下跌,平盤有207只股票。
滬深兩市成交總額16247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的18671億元減少2424億元。其中,滬市成交6440億元,比上一交易日7581億元減少1141億元,深市成交9807億元。
兩市及北交所共有122只股票漲幅在9%以上,48只股票跌幅在9%以上。
鋰電走強,家用電器領跌
在板塊方面,鋰電走強帶動有色金屬板塊領漲兩市,永杉鋰業(603399)、國城礦業(000688)、鼎勝新材(603876)、深圳新星(603978)、華陽新材(600281)等漲停。
電力設備走強,金銀河(300619)、中科電氣(300035)、先惠技術(688155)、瑞泰新材(301238)、天正電氣(605066)、野馬電池(605378)、恆潤股份(603985)超10股漲停或漲超10%。
基礎化工板塊漲幅居前,領湃科技(300530)、佛塑科技(000973)、新農股份(002942)、永太科技(002326)、先達股份(603086)等漲停或漲超10%。
家用電器領跌兩市,德明利(001309)跌停,翱捷科技(688220)、聯芸科技(688449)、龍訊股份(688486)等跌超7%,潤欣科技(300493)、和而泰(002402)等跌超4%。
食品飲料高開低走,莊園牧場(002910)、佳禾食品(605300)等跌停,海融科技(300915)、甘源食品(002991)、海南椰島(600238)、好想你(002582)等跌超7%。
通信板塊跌幅靠前,美格智能(002881)跌停,博創科技(300548)、共進股份(603118)、蜂助手(301382)、中興通訊(000063)、奧飛數據(300738)等跌超5%。
科技成長有望在波動後再度上行
中信建投指出,上週全球市場風險偏好有所下降,對美國經濟擔憂開始上升。近期科技板塊交易過熱獲利盤兌現訴求較強,短期市場迎來震盪整固,但整體來說,外部擾動穩定之後,春季行情依然有望繼續,需求回穩與供給收縮帶來的盈利改善與資金流入等中期環境沒有改變,產業趨勢共識下,科技成長板塊仍爲主線,從全球比較與選擇的角度來看,中國資產信心重估的中期趨勢預計也將延續。近期重點關注行業:國產算力、消費電子、汽車智能化、軍工、服務消費、地產、鋼鐵等;關注主題:央國企市值管理,機器人,AI+等。
銀河證券指出,在國內經濟處於新舊動能切換的背景下,尤其是在新質生產力加速發展疊加一系列政策提振下,A股市場迎來結構性估值重塑機會。當前全A指數市盈率估值處於歷史中位水平,但相比海外市場來講仍然處於偏低位置。隨着中長期資金加速入市,投資者信心將進一步增強。後續還需關注特朗普對華政策以及國內經濟基本面修復節奏的擾動。總體來看,A股市場有望呈現出震盪上行的特徵。建議關注:1)基於自主可控邏輯與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的科技創新主題。2)擴大內需導向下的“兩重”和“兩新”主題。3)繼續看好安全邊際較高的紅利板塊,重點關注央國企。
中銀證券指出,市場進入“兩會”交易窗口期,風格或有輪動,科技雖有調整但預期幅度有限,“兩會”後、財報季,波動過後或將開啓新一輪行情。短期美股調整對A股的影響較小,本週起關稅及地緣政治風險擔憂升溫,這些因素都將一定程度的影響短期非美經濟體的風險偏好。3月市場即將正式進入“兩會”窗口期,宏觀政策的落地情況將成爲未來一段時間市場風險偏好的重要影響因素。近年來,“兩會”前後市場一個月表現反向的概率有所增加,買預期賣現實成爲重要會議前後市場演繹的主要邏輯,相較之下,創業板指在“兩會”召開之後1個月的時間內表現基本強於上證指數。短期政策預期的兌現以及海外風險因素疊加,市場波動或有所增加,但月內視角下,科技成長有望在波動後再度上行。
光大證券表示,今年春季行情的驅動因素仍未發生根本性變化,未來在政策與經濟數據的催化之下,春季行情仍然有望持續。短期市場面臨的風險或許主要來自於海外政策的變化,部分風險事件及重要的時間節點或值得關注。結構上,市場風格或將在均衡與成長之間輪動,重點關注成長與泛消費兩條主線。
國泰君安認爲,就當前市場而言,不能把近期股市震盪簡單理解爲“性價比”降低。市場此前上漲計入較多樂觀預期與交易過熱,隨着下一階段不確定性因素(中美摩擦、業績增長等)增多,政策短期內暫時難以快速調整,投資者風險承擔意願會下降,我們判斷股指震盪仍會延續。2025年中國股市主觀投資開始迴歸,但要分清主戰場,預計科技指數調整不出新低,全年看新高。不過,雖然全年主戰場在科技成長,但短期震盪建議“高切低”,下一階段風險偏好將有所下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