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流動性、信心隱憂再現....陸A股公司7月超百家預告減持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7月以來,截至5日,已有超過100家上市公司發佈近150份股東減持公告。外界擔憂可能對A股流動性、投資者信心帶來影響。中新社

統計顯示,7月以來,截至5日,已有超過100家上市公司發佈近150份股東減持公告,原因涵蓋個人需求、戰略調整等多層面,且涉及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高管及機構投資者等多類主體,擬減持股份數量從數百萬股至數千萬股不等。分析認爲,這一波密集的減持公告迅速在投資者羣體中引發連鎖反應,市場流動性面臨一定壓力。

經濟觀察報引述東方財富Choice數據分析,7月以來A股市場密集的股東減持行爲,背後原因多元,並統整四類原因:一是個人財務安排。這類減持通常規模相對較小,但隨着數量累積,也可能在特定市場環境下對股價形成壓力;二是與股東對市場估值和公司前景的判斷相關,基於估值判斷的減持,往往傳遞出股東對公司未來增長信心的減弱信號,容易引發市場擔憂;三是涉及到公司戰略層面的調整,這類減持通常規模較大,且可能伴隨更復雜的市場傳聞,對股價和投資者信心的衝擊也更爲顯著;四是通過股權質押等間接方式進行的變相減持,這類較爲隱蔽,但質押平倉的被動性及市場波動的影響,仍可能加劇短期股價波動。

報導指出,大量減持可能造成流動性壓力。因大規模減持計劃意味着短期內將有大量股票供應增加。當減持需求集中釋放時,若缺乏足夠的承接力量,可能導致股價下跌,進而影響市場整體的流動性。投資者在減持公告發布後,可能會出於規避風險的考慮而減少買入,甚至賣出,這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拋壓,形成負反饋循環。

此外,大量減持也會影響投資者信心。因爲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的減持,可能被解讀爲對公司未來前景不樂觀的信號,特別是當減持公司與業績下滑、經營困難相伴時,這種負面解讀會更加強烈。還可能蔓延至整個市場,導致風險偏好下降,資金流向更爲保守的資產。

時序進入下半年,大陸內外機構對A股做出預測,多家國際投行高盛、摩根士丹利與野村在6月底均對大陸股票市場釋出正面訊號。其中高盛認爲A股還有10%的上行空間;但大陸機構相對保守,多數機構認爲市場進入半年報業績預告披露期,疊加美國關稅談判的不確定性,A股市場震盪概率加大,包括銀河證券、財信證券認爲短期A股將呈現震盪偏強的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