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兩融餘額創10年新高 銀證轉賬明顯增多

中經記者 郝亞娟 夏欣 上海 北京報道

8月6日,A股三大指數強勢實現三連漲。截至當日收盤,滬指報3633.99點,創下年內新高。

伴隨A股市場近期持續活躍,兩融(融資和融券)餘額水漲船高。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5日,A股兩融餘額突破2萬億元大關,爲2015年7月以來首度重返2萬億元。

股市熱度升溫的同時,個人投資者積極入場。一位國有銀行人士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近期客戶的銀證轉賬資金波動明顯增多,反映出投資者參與度提升。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分析,當前我國資本市場正面臨居民儲蓄大轉移的局面,如今市場上難以找到收益率較高的產品,一年期存款利率更是降至1%以下。相對而言,A股市場一些優質股票的現金分紅率超過3%,甚至高於很多銀行理財的收益,這吸引着居民儲蓄向資本市場大轉移。居民對適度高回報的權益資產配置需求持續提升,A股市場的賺錢效應今年明顯上升,資金面進入正循環。

投資者活躍度提升

除了銀證轉賬資金流動增加外,A股市場的新開戶數也在大幅增長。

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7月,A股市場新開戶數達196萬戶,同比增長71%,環比增長19%,2025年已累計新開1456萬戶。

“過去5年,居民存款新增60萬億元,累計達到160萬億元。在樓市投資機會減少、部分實體行業出現產能過剩以及‘反內卷’政策落地的背景下,大量的居民儲蓄需要尋找新的投資出口,資本市場走強恰好吸引了居民儲蓄向資本市場轉移。”楊德龍指出。

從資金面分析,廣發證券財富管理部在文章中指出,國內無風險收益率的下降、居民以及企業投資股票市場的機會成本的下降開始引發資金進入證券市場。從經驗規律看,一旦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破2%後,社會資金的重配置將引發增量資金入市。

權益資產受青睞

在A股賺錢效應下,權益類基金、權益類理財也受到關注。

招商證券策略團隊指出,展望8月,市場可能會呈現指數在8月中上旬呈現震盪的格局,在8月中下旬重新迴歸此前的上行趨勢,並可能繼續創新高。從目前基本面的趨勢來看,上半年整體保持了總需求回升的態勢,目前來看,經濟仍然呈現政府支出發力,出口尚可,地產和投資承壓的局面。7月政治局會議基調積極,偏重中長期部署,增量信息有限但符合預期。按照目前的經濟形勢,二季度上市公司財報仍將呈現經營性現金流量邊際改善,而資本開始回落的趨勢,預計龍頭上市公司(以滬深300非金融建築爲代表)將會進一步確認自由現金流改善的趨勢。

楊德龍指出,從行業配置來看,今年上半年呈現出“啞鈴型”特徵。一方面是追求成長股的投資者配置科技創新板塊,如人形機器人、英偉達產業鏈、芯片半導體以及創新藥;另一方面是追求穩定回報的投資者特別是險資、社保基金等大機構,重視穩定分紅回報,因此以銀行股爲代表的高分紅低估值板塊出現了逆勢大幅上漲,甚至創出歷史新高。

“下半年,市場行情的進一步走高將帶來行情擴散,前期調整較充分的如品牌白酒、品牌中藥、食品飲料等板塊將迎來估值修復機會。在行業‘反內卷’、去產能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等新能源板塊也有望否極泰來,迎來回升機會。”楊德龍說。

(編輯:朱紫雲 審覈:何莎莎 校對:張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