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衝高回落:滬指收報3800.35點,兩市成交突破3萬億
A股三大股指8月27日集體高開。早盤大小指數分化,雙創攜手走強,午前兩市出現快速走高。午後兩市風格變化,走出震盪下行的走勢。
從盤面上看,大金融全線下挫,醫藥、地產、白酒板塊跌幅居前,算力、半導體產業鏈多數收綠;CPO、稀土永磁概念保持活躍。
至收盤,上證綜指跌1.76%,報3800.35點;科創50指數漲0.13%,報1272.56點;深證成指跌1.43%,報12295.07點;創業板指跌0.69%,報2723.2點。
Wind統計顯示,兩市及北交所共633家上漲,4761家下跌,平盤有29家。
兩市成交31655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的26790億元增加4865億元。其中,滬市成交13268億元,比上一交易日11142億元增加2126億元,深市成交18387億元。
據大智慧VIP,兩市及北交所共有69只股票漲幅在9%以上,22只股票跌幅在9%以上。
AI產業鏈繼續走強,酒類股表現不佳
板塊方面,AI產業鏈再度爆發,CPO(光模塊)概念一馬當先,半導體領漲兩市,寒武紀(688256)午後超越貴州茅臺(600519)成爲A股股王,樂鑫科技(688018)、長川科技(300604)、炬芯科技(688049)、博通集成(603068)、瑞芯微(603893)等漲停或漲超10%。
有色金屬一度走強,大地熊(688077)、北方稀土(600111)等漲超8%,金力永磁(300748)、章源鎢業(002378)、龍磁科技(300835)、正海磁材(300224)等漲超4%。
酒類股表現不佳,食品飲料跌幅靠前,西麥食品(002956)、瀘州老窖(000568)、山西汾酒(600809)、勁仔食品(003000)等跌超3%。中信證券研報稱,白酒行業正在快速築底,考慮到當前庫存、價格、政策影響、消費場景恢復、上市公司報表等衆多因素,判斷本輪行業基本面底有望出現在2025三季度,預計今年三季度是行業動銷、價格、市場信心壓力最大的階段,預計今年下半年是白酒上市公司報表業績壓力最大的階段,再考慮到後續逐步復甦趨勢明確,看好白酒行業底部配置機會。啤酒下半年基數較低,但考慮到限酒令影響,預計三季度報表表現維持穩定態勢。
房地產回調,深深房A(000029)、萬通發展(600246)等跌停,大名城(600094)、沙河股份(000014)等跌超6%,京能置業(600791)、華聯控股(000036)等跌超5%。
煤炭股表現不佳,安泰集團(600408)、雲維股份(600725)、晉控煤業(601001)、昊華能源(601101)、山西焦化(600740)、華陽股份(600348)等跌超3%。
指數震盪偏強運行
財信證券認爲,總體來看,市場暫未出現明顯走弱信號,一方面當日上漲個股家數大於下跌個股家數,另一方面三大指數仍處於五日均線之上。操作上,短期可繼續積極參與市場,但需注意市場風格變化,以及題材板塊高低切換的節奏。中期來看,“反內卷”政策及需求端政策將是影響A股市場高度的重要因素,居民儲蓄存款入市將是市場指數走強的重要支撐。繼續維持指數震盪偏強運行、積極參與A股市場的判斷。
東吳證券認爲,雖然週一3萬億元未必是本輪牛市的天量,但已經不是小數目,這在一定程度上給市場帶來較大的波動可能。因此週二縮量之後,大盤也是再度陷入回撤,接下來要關注大盤的強度,如果繼續量價齊升,則尊重趨勢;如果放量滯漲,要注意短期是否有相對較大幅度震盪的可能。
太平洋證券指出,利率債探底回升,在年線附近企穩符合預期,但考慮到股市的強勢,預計利率債短期震盪後繼續下跌的風險依舊較高。大盤突破去年10月8日高點後,成交量和波動率同步放大上漲,短期未看到結束的跡象,預計大方向上股強債弱將持續,國債短期在年線位置企穩震盪後仍有下行空間。後續展望,股市大盤突破,商品蓄勢待發,債市預計短期在年線附近震盪整理後將繼續下跌。
銀河證券認爲,A股市場正在走出向上行情,投資者風險偏好顯著回暖帶動市場賺錢效應擴散,成交額顯著放量是典型標誌。市場資金面貢獻重要增量,同時增量趨勢仍有持續性。兩融餘額持續增長,已達到2.1萬億元水平上方,但兩融餘額佔A股流通市值、兩融交易額佔A股成交額指標均處於歷史中樞水平,遠低於2015年峰值。在資產荒與股市賺錢效應強化雙重作用下,居民存款搬家信號正在顯現。同時,政策預期仍是市場中期走勢的關鍵變量。7 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已明確將在年內召開二十屆四中全會,研究制定“十五五”規劃,市場將逐步圍繞新一輪政策展開佈局,疊加資本市場改革深化、產業政策持續發力,有望進一步增強風險偏好與投資信心。從海外來看,在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上,鮑威爾釋放寬鬆信號,暗示9月降息的可能,權益資產迎來反彈。在美元指數長期走弱週期下,全球資本流向重塑爲A股市場向上提供進一步支撐。
國金證券表示,A股的上漲並不獨特,“增量資金”只是錦上添花,更重要的是全球都定價兩大宏觀敘事:其一,關稅擾動逐步減弱,製造業景氣重新回升;其二,從5月開始,年內降息預期升溫,8月這一預期加速。因此,8月以來乃至本週中A股所表現出的強勢,一方面來自於中國企業的下游需求對全球製造業景氣更爲敏感,這一景氣預期上修驅動着A股開始跑贏其他主要國家股指(越南除外),A股內部出口結構中最高景氣的海外算力鏈領漲;另一方面,本週美聯儲降息預期走弱+特朗普對半導體產業的施壓導致了美股科技股和與之關聯度較高的日股、韓股有所回調,但對A股來說,由於外需上並不依賴單一市場,內需上產業政策層出不窮,因此表現出了“獨立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