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V 基因療法遇信任危機:從 Sarepta 悲劇看技術十字路口
摘要: 近期,Sarepta Therapeutics 的 AAV 基因療法接連導致 3 名患者因肝損傷死亡,這一事件將作爲基因治療 "主力軍" 的腺相關病毒(AAV)推上風口浪尖。作爲目前遞送功能基因的主流載體,AAV 曾因獨特優勢被行業寄予厚望,但肝積累、免疫原性等隱憂的集中爆發,讓學界和產業界不得不重新審視這一技術。有人主張通過技術改進拯救 AAV,有人則呼籲轉向非病毒載體等替代方案。基因治療行業正站在關鍵的十字路口。
一、悲劇頻發:Sarepta 撕開 AAV 的 "安全口子"
不到半年時間,Sarepta 的 AAV 基因療法接連傳來噩耗。先是兩名杜氏肌營養不良(DMD)患者接受其療法 Elevidys 後死於肝損傷,緊接着,該公司用於治療肢帶型肌營養不良的 SRP-9004(與 Elevidys 同源技術)Ⅰ 期臨牀試驗中,又一名患者因同樣原因離世。
這並非個例。據 Norn Group 統計,2021 至 2024 年間,已有 13 例死亡與 AAV 基因療法相關。但 Sarepta 事件的特殊性在於,DMD 患者通常並無基礎肝病,哈佛醫學院助理教授 Nitin Joshi 指出:"這三例肝衰竭更符合 AAV 引發的免疫反應,而非疾病本身所致。"
消息一出,社交媒體上對 AAV 未來的擔憂迅速發酵。YOLO Immune 創始人劉中豪(Zhonghao Liu)在 LinkedIn 上直言,這讓人聯想到 1990 年代 Jesse Gelsinger 因腺病毒基因療法死亡的事件 —— 當時 FDA 暫停了所有基因治療試驗,"如今的事件可能成爲行業第二個轉折點,寒冬或將到來"。
二、AAV 的 "功過簿":爲何它曾是 "最優解"?
AAV 的 "走紅" 並非偶然。1965 年被發現後,它因能將 DNA 直接遞送至非分裂細胞的細胞核而脫穎而出 —— 這遠超逆轉錄病毒(僅靶向分裂細胞)和慢病毒(難穩定表達)的能力。2017 年,諾華的 Luxturna 成爲首個 FDA 批准的基因療法,正是以 AAV 爲載體治療罕見遺傳性失明,奠定了其行業地位。
但硬幣的另一面早已顯現。如同所有進入血液的物質,AAV 會在肝臟富集,而其作爲病毒的 "身份" 會觸發免疫反應,可能引發致命的細胞因子風暴。"所有藥物都會到肝臟,但 AAV 的問題更嚴重,因爲病毒會激活免疫系統,"Joshi 解釋道。
對 DMD 治療而言,矛盾更爲尖銳。DMD 因肌肉細胞中 dystrophin 基因變異致病,需全身遞送基因,但 AAV 對肌肉靶向性差,只能通過超高劑量 "覆蓋"—— 其劑量是肝臟相關疾病療法的數倍甚至數十倍。加之 AAV 生產中常混入 50% 的 "空衣殼"(無治療基因的病毒外殼),患者實際承受的病毒量遠超需求,進一步加劇肝損傷風險。
三、行業分歧:修修補補還是另尋出路?
面對危機,行業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思路。
改進派認爲 AAV 的價值仍在。Ultragenyx CEO Emil Kakkis 強調:"AAV 長期來看仍有價值。" 目前,KBI Biopharma 等公司正研發超速離心、特定層析技術,試圖分離 "空衣殼" 以降低有效劑量;類固醇也被用於抑制免疫反應,Ultragenyx 在 Sanfilippo 綜合徵療法中就採用了這一策略。
替代派則呼籲跳出 AAV 框架。"擺脫病毒載體是基因治療的聖盃,"Joshi 直言。脂質納米顆粒(LNPs)成爲熱門選項 —— 它無病毒屬性,免疫原性低,Moderna 的 mRNA 疫苗、Alnylam 的 siRNA 療法 Onpattro 均依賴其遞送。但 LNPs 同樣面臨肝靶向性過強的問題,僅適合肝臟相關疾病,對肌肉等組織的遞送仍是難題。
四、十字路口:患者剛需下的技術突圍
無論爭議如何,患者的時間不等人。"現在就有孩子在生死線上掙扎,我們等不起三五年,"Kakkis 的話道出行業的緊迫感。DMD 等罕見病缺乏有效治療手段,AAV 仍是目前最接近臨牀應用的選項。
或許,Sarepta 的悲劇並非終結,而是倒逼技術升級的契機。正如 Kakkis 所言:"這是第一代療法的侷限,卻爲後續改進打開了大門。" 無論是優化 AAV 的遞送效率與安全性,還是突破 LNPs 等替代技術的瓶頸,基因治療的終極目標始終未變 —— 爲患者帶來真正安全的希望。
參考來源: https://www.biospace.com/drug-development/sareptas-woes-put-the-stalwart-aav-under-a-harsh-light
識別微信二維碼,添加生物製品圈小編,符合條件者即可加入
生物製品微信羣!
請註明:姓名+研究方向!
本公衆號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cbplib@163.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不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