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嬤逼讓位遭踹飛 名醫嘆:一腳踹出2大社會危機

臺北捷運優先席爆發衝突,年輕男乘客怒踹老婦引發熱議,沈政男警示「厭老、厭童」氛圍正蔓延。(圖/翻攝自中天新聞YT)

臺北捷運近日發生一名老婦人堅持坐優先席,並以提袋與雨傘多次攻擊一名打扮女性化的年輕男乘客,對方情緒失控將老婦踹倒,引發社會熱議,不少網友對老婦人被踹倒的畫面表示支持,精神科醫師沈政男指出,這不僅是單一衝突,而是臺灣「厭老」氛圍浮現的警訊,他警告「厭童」情結也在滋長,凸顯世代價值裂縫與公共討論的不足,恐將加深社會矛盾,「厭老與厭童正在流行,這次踹老人,下次就會踢小孩」。

沈政男今(1)日於臉書指出,北捷年輕人踹倒老婦人的事件,顯示「厭老」氛圍正在臺灣社會成形,許多網友對暴力行爲叫好,卻缺乏深刻討論,反映出臺灣公民社會的道德與論述能力薄弱,這不是單一事件,而是「厭老」成爲集體潛在意識的歷史性象徵,「這一腳正式揭開了臺灣社會厭老時代的來臨」。

沈政男說,除了厭老,社會上也存在日益嚴重的「厭童」心態,如對帶小孩外出家庭的負面評價、禁止小孩進入的公告、或網路上以小孩爲笑柄的貼文,這兩種現象源於高齡化、少子化,以及世代價值觀差異,年輕人既不願意體會養育之苦,又容易厭惡老人與小孩的行爲。

沈政男也批評,博愛座制度本身處理不當,使代間衝突加劇,將「博愛座」改爲「優先席」,模糊了規範,讓年輕人認爲自己有權隨意使用,而老人仍依舊以舊觀念檢視,因此衝突爆發,社會卻只關注「踹得好」的情緒性反應,而非討論制度問題。

沈政男提到,相比大陸甚至日本,臺灣在厭老與厭童問題上缺乏嚴肅探討,過去臺灣有學者能提出有社會學眼光的評論,如今卻被網紅、社羣媒體的淺薄言論取代,他認爲這些現象顯示臺灣公共討論貧乏,真正的進步價值並非建立在自覺反思,而是流於跟風與媚俗。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若在北捷遭他人騷擾,可立即與站務人員聯繫或報警處置,俾利釐清相關案情並受理並據偵辦,聯繫電話 02-29108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