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祝山林道整修後亮相 打造帝雉意象、彩虹髮夾彎

祝山通往小笠原觀景區支線上,保留原有擋土牆青苔,鑲嵌窯燒臺灣帝雉意象。圖/林業署嘉義分署提供

「祝山林道」是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聯絡要道,因山區溼冷,沿線木欄杆腐朽損壞,且林道作爲工程運輸動線,瀝青路面逐年損壞,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歷時3年整修,還打造全新帝雉陶板窯燒,今天正式讓這條通往日出勝地的道路重獲新生。

祝山林道全長約6公里,起點自阿里山沼平車站,終點通往祝山車站與小笠原觀景區,是遊客前往觀日平臺的重要動線,每年元旦都有上千人一起步行,但近年路面逐漸破損、排水不佳,常有坑窪積水,遊客摸黑步行視線不佳,恐影通行安全。

林業署嘉義分署表示,除了更新路面、改善排水系統、電線管路地下化等工程,還在2.5公里髮夾彎鋪設鮮豔彩色瀝青,提醒減速慢行,另在祝山林道終點、小笠原山觀景入口支線處,保留既有擋土牆青苔並嵌上陶板窯燒,臨摹帝雉逐步起飛樣態,作爲意象及生態解說題材。

林業署嘉義分署指出,祝山林道沿線木欄杆腐朽損壞,利用二萬坪地區大量堆積裸露塊石,鑿修分類後砌築保護邊坡,將致災因素轉變爲可再利用材料,融合森林遊樂區自然景觀,塊石護坡創造多孔隙環境,提供動植物生長、棲息環境。

祝山林道2.5公里處髮夾彎鋪設彩色瀝青混凝土,提醒駕駛注意路況與遊客通行安全。圖/林業署嘉義分署提供

祝山林道沿線木欄杆腐朽損壞,利用二萬坪堆積塊石打造新護坡。圖/林業署嘉義分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