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拼多多後,京東殺入短劇市場!年薪140萬招募人才|聚焦
《科創板日報》7月14日訊(記者 徐賜豪) 繼進軍外賣、酒旅之後,京東又要進軍短劇領域。
《科創板日報》記者在招聘平臺發現,京東正積極招募短劇內容策略運營、短劇內容運營等崗位人才。其中,短劇內容策略運營崗位的月薪標準定在45-70K(20薪制),折算下來年薪可達90-140萬元。
事實上,在短劇市場,阿里、拼多多等電商巨頭早已先行一步。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對於急於突破流量增長瓶頸京東而言,花費如此高規格的薪酬,是對流量新陣地的積極卡位。
針對此事,《科創板日報》向京東方面發去採訪需求,截至發稿暫未獲得迴應。
京東高薪招募短劇人才
短劇內行人主理人顏敏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京東以高達140萬的年薪招聘內容策略運營人員,充分彰顯了其藉助短劇進一步突破業務瓶頸的決心。
京東要求任職者需依據短劇市場的內容流行趨勢,構建短劇IP、劇本的分級體系,提升生產資料採買效率,並對好劇數量負責。這意味着京東希望從內容源頭開始,建立一套科學規範的內容生產體系。同時,還要結合不同短劇內容類型,深度剖析用戶畫像及用戶路徑,協同推薦、產品等多方團隊,共同推動業務增長。
顯然,京東試圖將短劇業務與自身的數據分析、推薦系統以及電商生態深度融合,進而走向商業變現。
顏敏認爲,在電商競爭愈發激烈的當下,獲取新用戶和留住老用戶的成本持續攀升。短劇憑藉短小精悍、情節緊湊、極易讓人‘上頭’的特點,能夠吸引大量用戶,有效增加用戶在平臺的停留時長。“京東佈局短劇,是希望能借此爲平臺引入新的流量,提升用戶粘性。”
在顏敏看來,京東此時大步踏入短劇市場,是對流量新陣地的積極卡位,在互聯網流量日益珍貴的當下,短劇作爲新興的流量富礦,蘊含着巨大的流量潛力,京東此舉旨在提前佈局,獲取更多用戶關注與流量。另一方面,也是完善自身內容生態的重要一環,豐富平臺內容類型,增強用戶粘性。
電商巨頭爲何要做短劇?
事實上,在短劇市場,阿里、拼多多等電商巨頭早已先行一步,展開了激烈角逐。
2023 年 12 月,拼多多就開始推出“多多有好劇計劃”,採用 CPM 流量分成的模式,通過推薦加權、流量分成等模式扶持精品短劇內容。2024 年 4 月,拼多多上線了短劇板塊,在“多多視頻”的二級頻道中,“短劇”與“直播”“關注”“推薦”並列,主打免費短劇,目標直指用戶時長與活躍度。
阿里在短劇領域也有着深入的佈局,2024年,淘寶對品牌定製劇投入千萬元資金、超10億流量支持,聯合爆款IP、明星、頭部廠牌、頭部達人和機構合作伙伴。
從行業來看,定製劇成爲品牌的新增量。
淘寶數據顯示,短劇不僅獲流成本更低,而且拉新破圈效果顯著。比如,歐萊雅在去年“雙11”期間打造的精品短劇,播放量破億;三星春節檔短劇新客佔比超90%,帶來長線的種草價值。
很多品牌結合淘寶大促節點進行短劇前置“種草”,直接帶動成交轉化。洋河品牌於2024年春節檔合作品牌定製短劇,相聲演員孫越擔任主演,短劇、直播聯動,短劇總播放量超預期、專場直播單日GMV(商品交易總額)超310萬。
顏敏指出,隨着多個平臺爭先恐後地加入,短劇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市場格局也在持續演變。當下,短劇市場已不再滿足於單純的內容比拼,而是全面升級爲涵蓋內容製作、流量運營以及商業變現等全鏈條的生態競爭。各平臺都在整合資源、創新模式,力求在這場競爭中佔據優勢。“這場新的流量爭奪戰,無疑將成爲互聯網內容產業發展的關鍵轉折點,或將徹底重塑整個產業的現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