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股狂歡 中芯傳明年產能倍增

中芯國際。圖/中新社

近六年中芯國際營收表現

中國積極發展先進晶片製程,力求突破美國技術封鎖,並減少對美國AI晶片龍頭輝達的依賴。最新傳出,中國本土AI晶片龍頭中芯國際預計2026年產能將增長一倍,消息刺激中芯國際A、H股28日盤中同創新高,當日盤後公佈的2025年上半年財報同樣表現亮眼。

中芯國際A股股價28日收盤創新高,收報人民幣(下同)119.22元,總市值達9,521.3億元,該股年內大漲114.83%。中芯國際港股盤中一度創下歷史新高,截至港股收盤,單日上漲10.76%,收報62.3港元,總市值4,975.5億港元。

外媒引述消息人士透露,2025年底前將有一家專門生產華爲AI晶片的工廠投產,另外兩家工廠則擬於明年投產。三家工廠的潛在AI晶片總產量,可能超過中芯國際相關生產線的現有產能。

中芯國際計劃於2026年將7奈米晶片的產能翻倍,而華爲正是中芯最大的客戶。此外,寒武紀、沐曦和壁仞科技等規模較小的中資晶片設計公司,亦有望獲中芯分配更多產能。另,長鑫存儲正在測試「HBM3」高頻寬記憶體產品的樣品,擬於明年推出。

與此同時,包括輝達在內的美國AI晶片企業則面臨雙重阻礙:除了美國政府的出口管制,中方亦傳出將封殺H20等晶片的消息。

財報表現方面,中芯國際28日晚間於港交所公告,2025年上半年營收爲44.56億美元,年增22%;其中,晶圓代工業務收入爲42.29億美元,年增24.6%。期內毛利潤9.56億美元,大增89.3%;歸屬公司擁有人的淨利潤3.21億美元,年增35.6%。

中芯國際財報指出,2025年上半年,在國內外政策變化的影響下,通路加快備貨、補庫存,公司也積極配合客戶保證出貨,這樣的情況預計將持續到第三季。第四季是行業傳統淡季,急單和提拉出貨的情況會相對放緩。中芯指出,由於公司整體產能供不應求,因此放緩的量並不會對公司的產能利用率產生明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