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股市信心指標 今年最高

圖/本報資料照片

9月消費者信心指數變動

民衆的消費信心「標的」出現轉折。中央大學臺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30日發佈9月臺灣消費者信心指數(CCI)調查結果,總指數爲64.69點,單月上升1.38點,推升力道全部來自投資股票時機指標,本月上升幅度多達20.48點,來到51.68點,達到今年的最高點

CCI組成的其餘五項指標均下降,下跌最明顯均與產地產有關,包括「購買耐久性財貨」及單一指標的「購買房地產時機」,雙雙都來到109年6月以來的最低點。呈現國人有意放冷房市,熱錢先進股市炒一波。

中央大學臺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表示,AI熱潮帶動臺股創新高,臺股大盤氣勢如虹,近月來消費者對臺股信心顯著上升,9月來吸晴更多散戶加入,因而推升股市信心指數飆至今年以來最高點。

吳大任提醒,支持臺股熱度最重要的半導體產業,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提出臺美晶片製造「五五分」構想,會是對臺灣爾後十年最大的挑戰,包括民間投資、GDP規模及經濟成長動能,需保守展望未來景氣,對臺股更是有所影響。

吳大任也指出,9月CCI下跌的五個指標中,家庭經濟狀況、國內經濟景氣、就業機會等三個指標,都反映了美國高關稅對臺灣產業前景的壓力,目前不明朗的美國依據「貿易擴張法」第232條款,針對半導體與資通訊等產業調查結果,半導體關稅不會太樂觀,對產業也可能造成衝擊,需特別留意。

此外,房市相關的購買耐久性財貨指數,9月爲90.7點,月降3.83點,與單一指標的「購買房地產時機」部分,本月調查結果爲88.94點,月減3.79點,兩者雙雙都來到109年6月以來的最低點。

吳大任則認爲,雖然新青安資金需求的水龍頭有打開,但因目前房價太高,有購屋需求的自住世代沒有能力購屋,已成爲擊垮信心的另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