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國家防災日活動起跑 張惇涵:災變不分藍綠國界 有準備更安全

內政部、交通部及原民會今在臺北車站舉辦「國家防災日系列活動啓動記者會」。圖/內政部提供

9月21日爲國家防災日,行政院秘書長張惇涵指出,今年模擬東部海域發生芮氏8.5強震引發海嘯,衝擊北部和東部,透過中央與地方大規模演練,才能在危機時維持社會運作及人民安全,同時提升整體防救災能量,做到居安思危,就能有備無患,有準備更安全。

921大地震將滿26週年,內政部、交通部及原民會今在臺北車站舉辦國家防災日系列活動啓動記者會,內政部長劉世芳、交通部長陳世凱、原民會主委曾智勇、消防署長蕭煥章、宜蘭縣代理縣長林茂盛及多名駐臺使節與會。

今年主題爲「巨震求生,強韌整備」,將於9月17日至19日,在宜蘭運動公園、蘭陽溪周邊社區等地,作爲模擬大規模地震及海嘯引發複合型災害的主場,新北市新莊運動公園等地也將演練地震應變,檢驗政府減災整備;9月19日9時21分氣象署將發佈地震警報、9時30分海嘯警報,10時59分將切換電視頻道播放總統談話。

張惇涵指出,26年前的921大地震,是許多臺灣人沉痛記憶,卻是重視自我防災應變轉型的起點,每年國家防災日都是要提醒衆人有準備更安全;臺灣近年積極提升防救災能量,經認證的防災社區逾250個,內政部並培訓替代役取得EMT-1證照。據統計,截至8月底,全臺已培訓逾6萬名防災士。

張惇涵指,災變不分藍綠,需要中央地方合作努力,提升全社會防衛韌性,災變也不分國界,過去理念相近國家遇到重大災變,臺灣救災團隊義無反顧前進第一線,展現「臺灣Can help」,爲全世界韌性貢獻更大良善心力,「我們要居安思危,就能有備無患」,不分中央地方、國界,一起打拚努力。

劉世芳提到,過去不管是丹娜絲颱風、豪大雨及地震,最近也開始感受到海嘯威脅,都是中央、地方應變重點項目,今年防災日透過模擬強震、海嘯來襲,展現跨部會、全國性的大規模演練,檢視政府預警、應變、救援及復原能力,範圍包含交通疏散、防災部落建置,強化易致災部落基本設施。

「天災不能預測,但能有秩序地度過。」劉世芳說,臺灣政府有整備,也誠摯邀請社會各界攜手參與國家防災日,除了強化政府救災量能,也鼓勵全民發揮自救自助、救人的應變能力,提升防災意識,落實有準備更安全,透過公私協力,共同度過天災。

記者會現場也有救災模擬演練。圖/內政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