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綠委罷免一階未過 凌濤翻出中選會「黑歷史」:根本綠營東廠

▲凌濤。(圖/國民黨提供)

記者崔至雲/臺北報導

中選會27日公佈第一波各地罷免案審議結果,其中9件立委罷免案未達提議門檻。對此,國民黨智庫國政基金會副執行長、桃園市議員凌濤表示,中選會應正名爲綠營東廠,去年五月基隆市長罷免案時,就曾發生中選會「救火」,才讓第一階段勉強過關。難道一次基隆事件還不夠?中選會要將這套模式複製到全國,成爲執政黨的打手,化身「綠營東廠」才肯罷休?

凌濤指出,這次大規模罷免連署再度遭到中選會嚴重干預。有人指出,連署書審查屬於地方選委會職權,但中選會作爲中央與地方一體化的機構,最終擁有連署認定的決策權。外界甚至傳出「罷免藍委案儘量過、罷免綠委案極力剔除」的說法,更有傳聞指稱「3位綠委罷免案遭中選會嚴審槓掉」。這些情況,讓中選會的公正性飽受質疑。

「事實上,這並非首例」,凌濤說,去年 5 月就有報導,基隆「山海公民拆樑行動」在第一階段收集近萬份連署書,送交選委會後卻僅剩 3458 份被認可。約 10% 的連署書被以資格不符爲由剔除,最終還是中央選委會「救火」,才讓第一階段勉強過關。難道一次基隆事件還不夠?中選會要將這套模式複製到全國,成爲執政黨的打手,化身「綠營東廠」才肯罷休?

凌濤也提到,發起罷免 9 席綠委的青年團體,正承受前所未有的壓力。在上有中選會嚴審的情況下,基層更收到情資,指稱綠營揭露的「連署造假」案例,部分疑似是自導自演。甚至有消息指出,有人刻意混入罷免連署站,之後再出來控訴造假,以此打擊罷免行動。這種手段,無異於將民主踐踏在地。

凌濤指出,柯建銘曾喊話,賴清德與卓榮泰對罷免行動「知之甚詳」。五人小組運作縝密,資源投放毫不手軟。從資源調度、行政動員、到司法工具,民進黨針對在野勢力的打壓可謂刀刀見骨。此刻,他要懇請在野各界給青年罷免團體更多支持與空間,讓他們全力以赴,在最後十天內補件過關。如果最終未達標,再來檢討任何政治人物的責任,纔是真正負責的態度。

凌濤喊話,面對綠色壓迫,他們不能亂了陣腳。這不只是個別政治人物或團體的生死戰,而是關乎整個在野陣營的存亡。團結纔有力量,一起全力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