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手續淘汰用印!日本印章文化面臨轉型 神社「燒毀」感念貢獻

印章曾經是個人和公司行號必須謹慎保管的物品,如今也逐漸面臨淘汰命運。 圖/Ingimage

根據日媒「宮崎電視臺」報導,日本宮崎八幡宮在10月1日的「印章日」焚燒功成身退的400顆公司行號登記用印和銀行用印等印章,並舉行一年一度的「印章供養儀式」,和這些曾陪伴持有人走過就學、就業、結婚、購屋等人生重要關鍵點的印章,鄭重道別。

「印章日」的由來可追溯至152年前的10月1日,因日本以法律規定官方文件須加蓋登記印章,後來便以此日爲紀念日。宮崎縣印章同業公會自55年前開始,每年在這一天舉辦供養活動。參與者會先在神社境內的印章紀念碑前致敬與祈禱,隨後由公會與合作店家統一焚燒回收的圖章,象徵「功成身退」。

公會理事長巖切康祐表示,印章能代表個人的意志與責任,一直以來都被謹慎保管使用着。不過此一傳統產業的環境已大幅改變。公會統計,會員數在1970年達到64家的高峰,如今因日本公家機關行政手續改變和簡化,包含取得戶籍、居民證明、遞交結婚申請等多項手續已免蓋章。從2020年11月時仍有1.5萬項手續須用印,到目前已有99.5%不須使用印章。使用情況減少與業者高齡化歇業的影響,目前會員數量僅剩9家。

理事長表示,雖然現代社會逐漸由紙本籤核的流程改爲電子簽章,但還是希望藉由這個儀式,提醒社會印章曾經扮演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