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楊尚昆逝世,遺言死後葬在老家,晚年曾因犯過兩個大錯而內疚
提到楊尚昆同志,就不得不提到他的家庭,在古代宋朝有楊家將,他們一家參軍抗遼衛宋,馳騁疆場。
如今進入新時代,但楊家將的故事依舊流傳,成爲千古美談,而楊尚昆一家也是一樣,是爲革命作貢獻的一家。
楊尚昆作爲家裡的老五,並不是最開始參加革命的。
當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楊尚昆一家先後加入到戰爭中,他們全家父子兄妹一共13人,其中有一人夭折。
這一家在革命事業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也被人們稱爲“當代楊家將”。
說到最早參加革命的,是楊尚昆的四哥,他的名字叫楊尚述,1898年出生,15歲便遠走他鄉,後參加革命。
然而遺憾的是,在1927年時不幸被捕,1927年4月6日犧牲。
得知消息的楊尚昆非常難過,再加上他家所有人對革命的熱情,於是他毫不猶豫加入到戰爭中。
在新中國成立後,楊尚昆曾擔任過很多職務,包括中央副秘書長,兼任中央軍委秘書長、中直機關黨委書記等。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楊尚昆晚年的時候,他一直因爲兩個錯誤而內疚不已,那麼這兩件事情是什麼呢?
我們都知道,當年在廬山會議上,彭德懷遭到很多批評,後來導致他深陷輿論風暴中,最後退出領導地位。
而在當時,楊尚昆同志也在會議上說了違心的話,當時如果有人說反話,那麼必然會受到牽連。
此事之後,楊尚昆同志一直非常後悔,但事情已經做了,晚年的他每每想起來都懊悔不已。
說起來,楊尚昆和彭德懷的關係還不錯,1928年在平江舉行起義,彭德懷35歲,已是歷經戰場、威名遠揚的勇將。
當時中央派了新的政委過來,而這個人就是楊尚昆,楊尚昆比他小9歲、剛從蘇聯留學回國,雖經驗不多,但他很早就投身革命。
原本他們還在想是否能相處到一起,意外的是他們相處的非常的融洽,互相幫助,遇事多商量。
之後紅三軍團受命入閩作戰,準備攻打沙縣,楊尚昆善於宣傳,一路上與戰士唱起雄壯的《打沙縣》戰歌,彭德懷則負責察看地形。
有一次在戰爭中,一架敵機向彭德懷、楊尚昆投彈,彭德懷眼明手快將楊尚昆推到坑道里,這才讓兩人倖免於難。
很多年後,楊尚昆回憶起這段歷史說:“彭老總還救過我呢!”
但在廬山會議上,很多事情身不由己,當天晚上毛主席還找過楊尚昆,從言語中發現毛主席也是持有批評態度,於是他只能不發表意見。
在這樣的背景下,楊尚昆在臨終之前他一直唸叨着自己對不起彭老總,但這裡小編想說一句,過去的就讓他過去吧,重要的是眼前。
至於這第二件事情,則是楊尚昆曾爲了方便,稀裡糊塗地在平反材料上籤了字,而這影響了他的一生。
在特殊年代,也就是1966年的時候,楊尚昆遭到過陷害,最後被革除職務將他關進一個小院子裡。
說起來那段日子,楊尚昆總是嘆氣,那可是他一生的低谷期,精神和身體遭到雙重摺磨。
但幸運的是,楊尚昆最後挺過了那段日子,他也得到了平反,中央中組部複覈了楊尚昆的卷宗。
在卷宗裡,詳細記載了楊尚昆被冤枉的全過程,但有幾處含糊的地方,楊尚昆沒有及時打回去重審。
在中央工作,每個人都很謹慎,但楊尚昆還是被人揪住了這個模糊的環節,說他居心不良、黨性不純,楊尚昆百口莫辯。
1992年楊尚昆退休,曾向相關部門提交過重啓卷宗的複覈,但對方卻拒絕了他,只因當時他已經簽字了。
1998年9月,楊尚昆的病情突然惡化,搶救無效離世。
他在臨終前留下遺囑:喪事從簡,死後回老家埋在我四哥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