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歲資深外交官林尊賢新書 揭臺韓斷交後與潘基文秘密過往

95歲的資深外交官林尊賢(前排右)今(14日)在臺北雙連長老教會發表新書「外交老兵——林尊賢回憶錄」,外交部長林佳龍(前排左)也到場祝賀。記者張文馨/攝影

95歲的資深外交官林尊賢今(14日)在臺北雙連長老教會發表新書「外交老兵——林尊賢回憶錄」,他在1992年中華民國與南韓斷交後,出任首位駐韓代表,與當時在南韓外交部工作、後來成爲聯合國秘書長的潘基文每月固定密會,爲斷交後的航權問題來回角力。

書中形容「韓臺斷交的衝擊與潘基文的靈活外交」,當林尊賢派駐南韓時,兩國剛斷交不久,臺韓關係陷入前所未有的低潮;在這段期間,潘基文奉命秘密前來拜會,主動提出希望每月能固定見一次面,雙方不帶秘書,在市區飯店密談。

林尊賢說,每月會談多半聚焦航權談判,但進度緩慢,因我方要求南韓道歉,或至少展現出誠懇態度,畢竟臺韓航線對臺並非不可或缺,而失去臺灣航線的南韓得繞行,要付出極大經濟代價;他說,南韓一方面積極發展對中的經貿關係,一方面又不完全放棄在臺灣的利益,試圖尋求平衡,這是國際現實中的權衡;各方互不相讓下,兩國航權一直到2005年才恢復通航。

林尊賢爲戰後首批臺籍外交菁英,投身外交工作46年,足跡橫跨11國,曾派駐菲律賓、澳洲、日本、斐濟、美國與加勒比海多國;他致詞時謙稱自己不會說話,不善於單打獨鬥,但喜歡交朋友,今天的新書發表會現場聚集多位退休外交官員,包含外交部前部長錢復、田弘茂、國安會前秘書長鬍爲真和前駐日代表馮寄臺等人。

外交部長林佳龍也到場祝賀,他說,這不僅是外交的故事,更是臺灣社會走向現代化、走向世界的一個故事;他說,是妻子廖婉如在一次親友聚會問林尊賢是否有意寫回憶錄,進而鼓勵林尊賢出版此書。

林佳龍說,外交併不是抽象的國與國交往,而是具體的人與人互動,支撐着臺灣在困難環境中不至於孤立;外交官並不是國家代表,而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同樣需要理解與關懷;此外,他提到臺灣的主體性,稱只有當臺灣內部逐漸建立起民主與本土意識,在國際上纔有立足之地。

95歲的資深外交官林尊賢(左)發表新書,外交部前部長錢復(右)也到場祝賀。記者張文馨/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