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年,26歲的牛曉秀正等待行刑,突然,一股暖流涌出,她尿失禁了
1994年,郊外的刑場上,年僅26歲的牛曉秀雙膝跪地,閉着眼睛靜靜等待最後時刻的到來。只見她渾身冒冷汗,不停地顫抖。突然間,一股熱流順着她藍色牛仔褲流下,她尿溼褲子了。
1984年,高考失利的牛曉秀,正想着如何跟父母開口,復讀一年。沒想到,父親下班回來,一聽女兒落榜,笑開了花:“女孩子,讀那麼多書幹什麼,最後還不是要嫁人的。想復讀,沒門!”
晚飯後,母親將牛曉秀拉到一旁:“你哥哥眼看着要談戀愛結婚了,家裡就兩間房,你父親想着給你找個婆家,一來幫補家用,二來也好給你哥嫂子騰地方。”
牛曉秀一聽,倒抽一口冷氣。這個家,她估計是待不下去了,爹不疼娘不愛的。
夜間,她凝視着鏡子裡的臉,是那麼青春秀美,如果說,按照父親的意思,隨便嫁了補貼哥哥,她無論如何也不能同意。
於是,她匆匆收拾了幾件換洗衣服,趁着夜色,跑到了城裡投奔同學。
同學看着牛曉秀的狼狽樣子,呵呵直笑:“來得好,我是讀不下去書了,早早就出來,我告訴你,現在混得不比大學生差,讀書不是我們女孩子唯一的出路。”
牛曉秀看着同學衣着光鮮,確實過得不錯:“你做什麼,我能不能行?”
同學一把摟住她的肩膀:“你比我好看,肯定行,你看看,這滿大街的,都是髮廊美容院,我告訴你,現在流行這個,缺人,好賺錢!”
第二天,同學就順利地把牛曉秀介紹到一家髮廊,當上了小工,拋去住宿吃飯,每月還有不少富裕。
牛曉秀覺得很開心,雖然離家遠,但是她可以自立了。
她可以理直氣壯地拒絕父親安排的婚事,還能給父母補貼家用,父母也就再不過問她的生活。
雖然,牛曉秀對父母的冷漠感到失望,可是,城裡燈紅酒綠的世界,吸引了她全部的注意。
由於她面容姣好,知情識趣,回頭客很多,甚至有的男士,直接表示愛慕,指名點姓地找她服務。
可是,牛曉秀見慣了人情冷暖,從不輕易動心。
這裡面,有一箇中年男子,每次都點她的名,可是,從來不多說一句話,反而引起了牛曉秀的注意。
好幾次看着他冷峻的臉,牛曉秀欲言又止。
突然,有很長一段時間,男子沒有再來,牛曉秀天天盼着念着。
終於,男子再次出現,牛曉秀竟然主動聊天,並留下了聯繫方式。
慢慢地,兩個人會相約外出,男子見多識廣,經常帶着牛曉秀到處旅遊、踏青、品嚐美食。
他的溫文爾雅和博學多才,讓牛曉秀深陷了進去,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可是,牛曉秀漸漸發現,他從來不帶自己去他家,也沒有介紹任何朋友給她認識,還會經常性地失蹤,幾天都聯繫不上。
牛曉秀一次次地追問,他總是笑笑,說還沒有到時候。
這天,牛曉秀再次倚在他懷裡,撒嬌地說:“你到底做什麼工作,這麼神秘?”
男子這次沒有迴避,他望着牛曉秀的眼睛:“你真的想知道,我怕會失去你。”
牛曉秀害羞地說:“無論你做什麼,我都不會離開你,你需要我,我就在。”
男子見狀,從口袋裡掏出一塊糖:“吃了它,你就會知道我的工作,你也不會離開我,你敢嗎?”
牛曉秀一把搶了過來,直接扔進嘴裡:“生生世世,我怕你不敢!”
很快,牛曉秀就知道自己吃的糖有多厲害了,第一次,她吐得要死要活,可是,連着吃了幾次後,她開始離不開糖了。
自從上了癮,牛曉秀放棄了工作,每天都跟着男子出雙入對,漸漸開始淪爲他的工具人。
在最後一次運輸途中,牛曉秀他們雙雙落網,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牛曉秀的父母,接到通知才知道,自己的女兒,這些年都在外面經歷了什麼。
可是,牛曉秀卻再也不願意與自己的原生家庭有任何糾葛,一個是覺得丟人,一個是認爲,父母在自己需要的時候,沒有管教照顧好自己。
臨刑前,她拒絕了家人的探視,每天呆坐在牆角,回憶自己的過去。
當天,牛曉秀踏上刑場時,想故作鎮靜,身子卻忍不住地顫抖,法警剛剛宣讀,她雙腿間一股暖流涌出,在藍色的牛仔褲上留下明顯的尿漬。
隨着一聲槍響,牛曉秀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她在家庭中沒有得到足夠的支持和關懷。在她最需要理解和支持的時候,家人的冷漠讓她感到孤立和失望。
這種缺乏家庭溫暖的環境使她尋找自我認同和價值感的方式出現偏差。
她迷失在城市的光鮮表面,被表面的歡樂和物質誘惑所迷惑。她以爲通過外貌和賺錢能夠擺脫家庭束縛,卻不知道這只是一種虛幻的滿足,無法帶來真正的幸福和滿足感。
家庭的溫暖和關愛對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至關重要。
缺乏家庭的支持和愛意味着個體更容易迷失在外面的誘惑和負面影響中。
牛曉秀的故事提醒我們珍惜家庭關係,與家人保持溝通和理解。
通過建立一個溫暖、關懷和支持的家庭環境,我們能夠預防類似悲劇的發生,讓每個人都能夠獲得真正的
幸福和成就感。我們需要明白,追求外在的虛榮和物質並不能滿足內心的真正需求,而家庭的愛和關懷纔是真正的寶藏。
我們要保持理智和警覺,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或被迷幻的承諾所吸引。
讓我們重視家庭,關心他人,並努力爲每個人創造一個有愛、有希望的社會。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減少類似悲劇的發生,讓更多的人走上正確的道路,實現自己的夢想和人生價值。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