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小夥買車省下2.5萬元! “五年免息” 席捲2025年車市?
潮新聞
踏入2025年,汽車市場五年免息政策極有可能成爲車企衝擊銷量的“標配”策略。
回溯2024年,特斯拉首推限時金融置換政策開始,免息購車的熱潮就已悄然涌動,到今年年初,特斯拉、小鵬、蔚來等衆多車企紛紛投身這場免息購車的戰局。
對消費者來說,這一政策無疑是購車意向天平上的關鍵砝碼。
“每月多掏900元,就能開上新車”
去年年底,90後張路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他賣掉了陪伴自己4年的油車,將心儀已久的 Model Y收入囊中。促使他做出這一選擇的,除了電車使用成本更低,還有車企極具吸引力的五年免息金融政策。
此前,張路每月行車裡程穩定在1200公里,燃油車加滿一箱油大概需要500元,每月油費將近1000元。而換成電車後,同樣的里程,電費只需100元以內,使用成本大幅降低。
但真正讓張路下定決心換車的,是免息政策。他對潮新聞記者說:“如果沒有5年免息政策,我根本不會考慮換車。”
張路仔細算了筆賬,他把油車賣了13萬元用於支付首付,剩餘10多萬元分5年還清,每月還款1800元。
“扣除油費、算上電費,每月掏出900元,就能開上新車。”張路說。
從理財角度來看,張路也有自己的考量,他表示:“即便資金充裕,把剩餘資金用於理財也比全款購車更划算。” 按照當下普遍年化利率5%計算,通過免息政策,他能節省2.5萬元以上的利息。在張路眼中,車企推出的免息購車政策,就如同降價促銷,對有置換汽車需求的消費者而言,吸引力極大。
除此之外,張路還特別提到,在特斯拉門店申請免息貸款時,銀行工作人員會提供一站式服務,具體的申請條件也會詳細講解。
“只要個人徵信沒問題,基本都能順利通過申請。”張路說。
五年免息或成車企2025年標配政策
從去年年底開始,五年免息購車政策成爲衆多車企衝擊銷量的有力手段,同時也成爲消費者購車意向的重要衡量標準。
事實上,這種轉變早在2024年4月便初現端倪,當時特斯拉推出限時金融置換政策,用戶以舊車置換可享受五年免息貸款,此後特斯拉實際上一直延續這一政策。到了7月,政策進一步升級,無需置換也能享受免息貸款,隨後更是將期限延長至當年12月31日。
“貼息拉流,最終傳導給消費者的是實實在在的優惠。”有業內人士表示,特斯拉此番促銷效果立竿見影,會有更多的車企效仿。
數據顯示,去年7月,特斯拉Model Y銷量達3.6萬輛,同比增長53.6%。
到了12月,特斯拉的銷量再創新高。根據特斯拉官方數據,2024年12月特斯拉國內銷量達8.3萬臺,環比增長12.8%,同比增長8.8%,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2025年初,特斯拉、小鵬、蔚來等車企密集推出免息政策,直接刺激銷量增長。如小鵬汽車,更是上線了5年0息0首付政策,覆蓋了多款熱門車型,貼息金額高達5.7萬元。
本月最早推出免息政策的是蔚來汽車。2月1日,蔚來率先開啓限時金融優惠政策,2月1日至 2月28日期間,用戶支付定金購買蔚來,可享首付20%起,5年0息金融方案,手續費全免,還能獲得1萬元選裝基金、5年NOP+免費使用權等優惠。
次日,智己汽車的LS6車型也推出限時優惠,5年0息,起售價21.99 萬元。
接下來幾天,潮新聞記者關注到,多家車企已相繼推出免息政策。不過,隨着這股熱潮的蔓延,利息補貼模式和免息期限設定成爲業內聚焦的核心點。
首先在利息補貼上,特斯拉方面迴應,利息由自身全額承擔。也有汽車行業內人士指出,在實際操作中,更爲常見的模式是車企與金融機構展開協商,按照一定比例共同分擔免息政策所產生的利息。
這種合作模式實現了多方共贏,既減輕了車企獨自承擔利息的資金壓力,又讓金融機構能夠合理控制風險,同時以免息優惠吸引更多消費者購車。
其次,免息期限的設定也引發諸多思考,比如,爲何今年車企多推出五年免息政策,而非三年或十年呢?
長三角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聯盟秘書長姚曉冬告訴記者,從車企成本角度來看,免息期限越長,車企或其合作金融機構承擔的利息成本就越高;若免息期限較短,對於消費者而言,每月還款壓力雖稍大,但難以在市場上形成足夠強大的吸引力,促銷效果可能大打折扣。
姚曉冬認爲,汽車產品更新換代速度較快,一般來說,五年左右的時間,車輛的技術、配置等可能會出現較大變化,消費者也更傾向於在這個時間段更換車輛。推出五年免息政策,恰好契合了這一市場節奏,鼓勵消費者在車輛相對“過時”前完成更新換代,促進汽車的銷售循環。
(本文中張路爲化名)
記者 俞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