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告訴90後:什麼是希望

1990年出生的我,

遇見了93歲的趙保華,

用一生的追尋與燃燒,

來詮釋——

什麼,

纔是穿透黑暗、永不熄滅的“希望”!

14歲,

家鄉淪陷,學業中斷。

少年眼中,

是破碎的山河與迷茫,

一道“希望”之光!

1945年,八路軍在家鄉附近痛擊日寇,

哥哥帶回的“抗大”招生簡章,

像黑暗中擦亮的第一簇火種。

追尋“希望”之路!

農家場院是課堂,揹包是凳,雙腿爲桌。

知識,撥開了迷霧,

真理,重塑了信仰,

在“抗大”的熔爐裡,

少年心中的希望之火,

熊熊燃燒!

傳遞“希望”之火!

他專注通信,

成爲“五好教員”,

羅布泊的風沙裡,

在原子彈試驗的生死場,

嚥下艱辛,

只爲守護新中國的希望之光!

此後三十年教學生涯,

他將知識,將信念,將對祖國的無限希望,

化作薪火,代代相傳。

這束“希望”之火,

從絕望的廢墟中點燃,

在戰火與建設中淬鍊,

穿越八十年時光,依然熾熱!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一定能夠實現!”

記者:樑德寶 李玥 程維康 賈智源 劉大彬 鄭恩澤

來源:大象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