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銀行狠砍ATM提款額度!金管會主委迴應了
多家銀行下調存戶ATM提款額度。(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立法院7月31日開立財委會會議,針對立委質疑8家銀行爲了打詐,下調ATM提款上限、凍結低餘額帳戶,以及數位帳戶風險控管是否過度,金管會主委彭金隆答詢時表示,相關限制措施並非金管會統一要求,而是銀行基於風險控管動態調整,也已向金融機構提醒應避免一刀切式「去風險化」作法,強化針對性的風險管理纔是防詐重點。
彭金隆指出,近期各家銀行鍼對ATM交易採取不同控管策略,是因應詐騙風險所作的調整,並非全面一致的措施,也未要求全體銀行下修提款上限。金管會已多次與銀行溝通,提醒在執行無差別限制時,應預留彈性空間,讓受影響民衆有機會證明自身非高風險對象後,恢復正常使用。
彭金隆強調,銀行本質爲提供金融服務,不應爲求風險降低就犧牲用戶權益。金管會於7月4日也曾邀集銀行總經理座談,明確表達「不要用去風險化方式處理詐騙問題」,應強化辨識能力,精準針對高風險對象進行限制,而非對所有用戶一體適用。
此外,有民衆反應久未使用的帳戶被凍結不能使用,主因是銀行擔心其成爲詐騙破口,但是立委質疑「久未往來」的定義是什麼?彭金隆回應,金管會將與銀行公會研議「久未往來戶」的合理定義與對應機制,一個月內提出研議方向。對於打詐行動所做的風險控管,各銀行內規不一,若銀行在凍結前能提前通知客戶,將有助於保障存款人權益,也是較爲周延的作法。
至於警示帳戶管理方面,彭金隆表示,金管會已經將警示帳戶過多的銀行名單公佈之遊戲規則訂出來,但目的不在懲罰,而是鼓勵改善,也希望銀行都不要被公佈,而是可以儘快脫離名單。他指出,目前警示帳戶的成長率已下降,顯示金融機構在提升識別與通報能力方面已有初步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