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旬老翁擁退休金630萬 兒翻開存摺見心痛真相

日本真實案例,老父一生的積蓄付諸東流。(圖:shutterstock/達志)

金錢不應成爲家庭中的禁忌話題,若能及早溝通、共同檢視資產,或許就能避免災難發生。日本一名83歲老翁隆(化名),退休時領得約3000萬日圓(約新臺幣630萬元)的退休金,並且每月固定領取14萬日圓(約新臺幣2.94萬元)的養老金過活,兒子茂木圭介(化名)原以爲父親的存款應相當可觀,然而,當他翻開父親的存摺,映入眼簾的卻只是區區「數萬日圓」,讓他當場驚呆。

據《THE GOLD ONLINE》報導,兒子圭介平日在東京上班,因工作繁忙,一年僅能抽空返鄉數次。這回是他時隔兩年再度回到父母位於千葉縣的住處,當天,他在門口看見一疊鈔票,心生疑惑,開口詢問父親,沒想到父親沉重地說:「我們聊一聊錢吧。」

原以爲會聽到安心的數字,沒想到翻開1本舊存摺晴天霹靂。父親坦承,幾年前一名熟人以「事業週轉不靈」爲由開口借錢,起初只是50萬日圓(約新臺幣10.5萬元),但金額一次比一次大,最後已超出他能控制的範圍,由於沒有任何借據,這筆龐大支出無法訴諸法律,名義上也不能算詐騙,只能算單純的人情借貸。

兒子聽到真相後驚愕不已,他感嘆,如果自己能早些介入,也許父親不會落得如此下場。於是他陪同父親整理所有帳戶與保險,並註冊金融監控服務,確保若有大額交易,家人能即時收到通知,之後生活逐漸迴歸平靜。

這段經歷不僅提醒家庭成員應正視「談錢」的重要性,也凸顯高齡者財務安全的脆弱。恩典法律事務所創辦人蘇家宏曾在臉書撰文分享「借錢給人的4大建議」,首先是借據寫清楚,包括借款利息、期限、違約金等都要列清楚;第2點,金流要明確,最好用匯款,現金則要寫收據;第3點,擔保不可少,建議選一種如抵押、擔保品、保人、本票來保護;最後則是緣由要留下證據,建議保留借款原因、對話記錄等,如有不實欺騙,可提出刑事詐欺罪追訴維護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