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歲市定古蹟消防博物館 投入逾5000萬修復拚年底完工

消防博物館建於1937年,其中高聳的鐘樓又稱「望樓」,因當時電話等不發達,望樓的作用是讓消防隊登高瞭望,另也有傳聲筒、警鐘等裝置以便傳遞訊息給1樓人員。(王惠慧攝)

消防博物館去年6月開工後發現包括望樓屋頂、2樓屋瓦及地坪等3處待修復。(王惠慧攝)

消防博物館2樓現有屋面瓦片狀況不佳,經文資委員建議,全部以仿作的新瓦片施作。(王惠慧攝)

具88年曆史的新竹市消防博物館爲新竹市市定古蹟,2023年獲文化局補助4432萬元展開修復。(王惠慧攝)

具88年曆史的新竹市消防博物館爲市定古蹟,2023年獲文化局補助4432萬元展開修復,但去年6月開工後,發現包括望樓屋頂、2樓屋瓦及地坪等3處待修復,後續辦理變更設計,增加經費568萬元,目前工程進度33.2%,力拚今年底完工、明年中開放部分館舍供民衆參觀。

新竹市消防博物館建於1937年,至今已有88年曆史,是目前全國保存最完善的消防建築之一,2018年由市府指定爲第33處市定古蹟。建築物原爲日據時期新竹消防組及新竹市消防隊、新竹市消防局廳舍,但因內部空間不足,消防局於2001年搬遷於西大路。

爲完善修復古蹟建築結構,消防局2019年先爭取文化部補助700萬元,共投入1000萬元,展開常設展更新工程;但施工過程中,發現建築物結構狀況不佳,經文資委員現勘,建議須優先修復建物,消防局提報爭取後,2023年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覈定4432萬8919元。

消防博物館於去年6月開工後,發現包括望樓屋頂結構、2樓屋面瓦及2樓地坪仿作等3處,若以原先規畫施工工法,恐無法修補建築結構或恢復原有樣貌,經今年3月文資委員審查會議建議辦理變更設計,以維護古蹟原始樣貌。

22日代理市長邱臣遠赴現場視察瞭解工程進度,他表示,消防博物館同時也是中山分隊所在地,2019年被認定爲市定古蹟,之後展開修復工程,原本總經費是4400多萬,經實際拆除檢修,盤查發現結構損壞比先前評估更嚴重。

邱臣遠說,工程後續還有3大重點,包含望樓屋頂修復、2樓日式屋瓦片修復,另在地面刨除過程中,發現過去日據時代的馬賽克磁磚,因此希望修復2樓地坪,整體工程未來會擴充586萬元左右,經討論也同意以第二預備金支應,總經費將超過5000萬元。

他提到,目前工程預計在今年12月完工,但因爲需要配合文化部審議,若可以提前到10月完工,盼明年6月就能提前開放部分館舍,工程完成後,未來消防博物館會兼具古蹟風貌,併成爲提供市民更多防災知識、防災訓練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