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萬元買的翡翠實際只值幾百元 烏魯木齊警方搗毀“翡翠直播帶貨”電詐團伙

□ 法治日報記者 潘從武

□ 法治日報通訊員 趙書城 劉晶

近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公安局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分局民警遠赴雲南省,搗毀一個“翡翠直播帶貨”電信網絡詐騙團伙,抓獲22名犯罪嫌疑人。該案系新疆首例涉“翡翠直播帶貨”領域的電信網絡詐騙案。

直播間內暗藏玄機

2024年11月,年近七旬的劉光(化名)接到一通電話。對方自稱翡翠銷售主播,邀請他掃碼進入翡翠銷售網絡直播間,爲主播“聚人氣”,稱直播結束可送翡翠原石。

劉光沒多想,添加對方好友後,掃碼下載直播軟件,進入直播間。

直播間內,在金色的背景下,主播助手在一名身穿緬甸軍服的持槍男子護送下展示開窗翡翠原石(開窗是指在翡翠上開一個小口,展示內部成色),主播稱原石來自中緬邊境。評論區內更是熱鬧,“666”等誇讚霸屏,“幸運觀衆”爭相購買。

劉光觀看直播獲贈小掛件後,將目光轉向翡翠原石,此後每日堅持觀看直播。至當年11月中旬,他花費10萬元購買了多塊翡翠原石。

按照直播間規定,翡翠原石交易成功後,與主播有合作的翡翠原石收購商有優先收購資格,若價格合適,購買者與收購商達成交易,其所購的翡翠原石會直接郵寄給收購商。

首次與收購商交易,劉光收穫2萬元,這讓他對此深信不疑。而從始至終,他並未收到翡翠原石的實物,僅在直播間看了一眼。

當年11月26日,劉光又在直播間花87萬元買了5塊原石,卻再無收購商聯繫。主播稱原石系盜竊所得,建議劉光再支付售價10%的錢款,由主播團隊將原石製成更值錢的成品。劉光於是又支付了8萬元。

一個月後,劉光收到了主播寄來的翡翠成品:2個手鐲、8個無事牌、1個戒指。

看着材質一般的成品價值高達90餘萬元,這讓劉光及家人產生質疑。劉光趕忙聯繫主播,卻發現對方已將自己拉黑刪除。深感被騙的劉光選擇報案。

環環相扣佈下圈套

案件究竟該如何定性?烏市公安局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分局成立由網安、圖偵等多警種聯合組成的專案組,深入摸排調查。

警方調查發現,這是一個精心編織的騙局:直播開始前,主播團隊的客服會發布售賣翡翠原石的廣告,再通過大數據蒐集那些點擊或搜索過相關內容的網民信息,針對性發送直播鏈接。待網民產生興趣來到直播間,直播團隊會迅速活躍起來,熱鬧非凡的直播間圍觀者衆多,可多數圍觀者其實是主播團隊的“托兒”。

主播租用翡翠商的優質原石在直播間展示。直播間設置抽獎機制,若圍觀者想購買翡翠原石,需在評論區打出0至88之間的幸運數字,由主播隨機抽取幸運觀衆,賦予其購買資格;通過事先設定的程序,主播會安排“托兒”成爲幸運觀衆,以確保每塊翡翠原石都能在虛擬世界售出,並以此營造圍觀者爭相購買翡翠原石的假象,進一步迷惑“有購買意願”的網民;最後,若網民表露出購買意願,其便會被安排成爲幸運觀衆,從而完成交易。

交易完成後,圈套進一步縮緊:主播會安排由“托兒”假扮的收購商向購買者加價收購,獲取信任,待其嚐到甜頭追加高額投入後,主播便會以“翡翠原石系盜竊所得”“翡翠原石被緬甸軍方查扣”等藉口,引誘購買者委託其將所購翡翠原石製成成品。經調查,這些成品系主播團隊以10元至百元不等的價格自攤販處收購,儘管它們含有翡翠元素,卻是價值極低的邊角料、廢料。

團伙成員悉數落網

這一直播團隊具有電信網絡詐騙團伙的重大嫌疑。

明確了案件性質,烏市公安局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分局立即開展偵查。

經查,該團伙藏匿在雲南省,分工明確,層級分明,自2024年10月開播以來,所涉案款已超百萬元。

接報後,自治區公安廳刑事偵查總隊、烏市公安局刑事偵查支隊高度重視,多次召開案情分析會專題研究,調集精幹警力成立專案組,依託大數據縝密分析,逐步掌握該團隊組織架構。

今年3月,經縝密偵查,民警摸清了該團伙具體位置、人員構成、活動規律。

4月3日,在雲南省警方全力配合下,特別行動小組兵分五路集中抓捕,抓獲21名犯罪嫌疑人,查獲翡翠原石、成品100餘塊、涉案手機73部、現金30萬元。

經訊問,該團伙頭目爾工(化名)交代,其2017年因故意傷害致人重傷被警方打擊處理。出獄後,其接觸到“翡翠直播帶貨”行業,發現了其中的“商機”。2024年10月,其僱用專業網絡直播團隊,糾集多名有吸毒、販毒前科的同鄉擔任“托兒”,冒充收購商、緬甸軍人,組織實施電信網絡詐騙。

據爾工交代,作案半年內,該團伙詐騙所得達160萬元,被害人遍佈全國。該案已在全國串併案件16起。

5月初,經深挖審訊,民警又抓獲該團伙一名成員。

目前,22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來源: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