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歲嬤擁1600萬財產...和兒媳同住竟怕走了沒人發現 原因悲催
很多老人擔心孤獨死。(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即使與家人同住,卻因缺乏交流、關係冷漠,最終在家中孤獨過世,幾天後才被發現,這種被稱爲「同居孤獨死」的案例逐漸增加,根據《THE GOLD ONLINE》報導,日本81歲的老婦勝木多美子,在丈夫過世後與長子一家同住,卻逐漸發現自己在家中成了被忽視的存在,甚至懷疑兒子一家是覬覦她約8000萬日圓(約新臺幣1600萬元)的存款。國內專家建議,要避免「孤獨死」,最重要關鍵還是要積極創造人際關係,包括與周遭友人保持良好互動。
多美子的長子在接手父親公司後面臨困境,最終選擇關閉事業、轉爲上班族,生活壓力加劇,與妻子的關係也緊張,媳婦自那時起對婆婆態度冷淡,家中再也沒有共餐時光,彼此刻意迴避、互動稀少。多美子坦言,自己有時連續幾天都見不到兒子一家人,更懷疑他們與她同住只是爲了存款與年金。
多美子擁有約8000萬日圓的存款,及每月15萬日圓(約新臺幣3萬元)的年金收入,因爲經常接到銀行與保險公司業務推銷,甚至被熟識的業務員上門遊說,讓她逐漸對周遭人產生「只想要我錢」的疑慮與恐懼。前陣子她輕微感冒時也無人照料,便開始思考:或許一個人住會更好。
文章指出,「同居孤獨死」反映的不只是居住型態,而是家庭關係的失聯與情感斷裂,即便二代、三代同住,若缺乏溝通與關懷,年長者依然可能陷入與世隔絕的孤單。容易陷入這樣困境的高齡者,常見特徵包括:與家人幾乎不交談、經常自己用餐、生病時不敢或無法求助、社交活動大幅減少等,也更容易成爲被詐騙的對象。
對此,專家建議可從三個方向着手改善,除了嘗試修復家庭關係,主動關心家人的生活化解隔閡,還可擴展對外人際關係,包括參與社區活動、老人俱樂部、社團等。若經濟能力允許,也可考慮搬遷獨居,選擇有緊急通報系統與無障礙設計的高齡住宅。
國內學者董怡汝過去在《打造黃金老年,避免下流老人風險》一書中指出,想要避免「孤獨死」,最重要關鍵是與家人或周遭友人保持良好互動,積極創造人際關係。並建議長者提升居家安全,可加強止滑設計、加裝扶手避免跌倒,瓦斯爐加裝自動斷火安全裝置,而且可運用高科技設備,緊急應變意外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