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臺灣擬開放美國火雞肉進口 3000名農民不滿蛋洗蕭萬長
千名雞農代表廿一日上午前往經濟部國際貿易局抗議,要求國貿局拒絕美方強行傾銷火雞雜碎至我國,以免使國內十八萬養雞業陷入慘境,過程中,土雞、雞蛋齊飛,試圖出面協調、緩解抗議民衆情緒的國貿局長蕭萬長(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8/03/21 邱勝旺攝影)
1988年3月,臺灣農業史上發生了一起震撼政壇的抗議事件。面對美國要求開放火雞肉進口的強大壓力,全臺雞農羣起激憤,紛紛北上抗議,甚至蛋洗國貿局,並砸中了時任經濟部國際貿易局長蕭萬長。
1980年代,臺灣在「永久最惠國待遇」基礎上成爲美國重要貿易伙伴,但臺灣對美國的明顯貿易出超,引發美方強烈不滿。美國開始援引《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款,要求臺灣開放各種農畜產品進口,其中火雞肉成爲爭議焦點。美國農畜牧業規模龐大,一旦開放進口,必將對臺灣本土農畜牧產業造成嚴重衝擊。這種不對等的競爭環境,讓18萬養雞戶面臨生存危機,醞釀出強烈的抗議情緒。
【推薦閱讀】 原民少女遭騙賣、雛妓亂象 萬人發動華西街大遊行救援 臺東美麗灣渡假村爭議超過20年 如今縣府買回正名「杉原灣」
1988年3月21日,由中華民國養雞協會發起的大規模示威抗議活動正式展開。上午10時,來自全臺各地的3000名雞農在中正紀念堂集合,隨後分批前往美國在臺協會遞交抗議書,並轉往國貿局進行請願。這次行動動員了50餘輛遊覽車。
爲了抗議政府開放美國火雞肉進口,近兩千位雞農來到國貿局,以雞蛋「蛋洗」時任國貿局局長的蕭萬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8/03/21 本報記者攝影)
雞農代表抵達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向局長蕭萬長遞交請願書,要求拒絕美方強行傾銷火雞雜碎至臺灣。面對雞農的質疑,蕭萬長表示政府在對美談判中不會犧牲農產品,也不會屈服於美國壓力之下,但美方利用301條款報復的對象會波及其他產品,政府必須考慮整體利益。
當雞農代表認爲蕭萬長的迴應未能滿足他們的需求時,情緒激動的農民開始朝他投擲雞蛋。面對此起彼落砸來的雞蛋,蕭萬長沒有閃避,也沒有動怒,而是始終保持微笑。這次砸蛋事件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美方在瞭解臺灣農民的強烈反彈後,決定將火雞肉出口開放延緩一年,讓臺灣雞農有時間準備。政府與農委會也立即動用資源協助雞農轉型升級,化解了這場農業危機。
遊行、請願、示威、抗議 近兩千位雞農,昨天以「放雞丟蛋」來發泄他們對美國火雞進口的怨氣,美國在臺協會與國貿局牆上「蛋」痕累累。出來協調的國貿局長蕭萬長也未能倖免於流「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8/03/21 吳景騰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