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 五件財經大事搶先看
經濟日報整理五件不可不知的財經大事,讓讀者在每天清晨能快速掌握最重要的財經大事。
一、外媒點出沒收到關稅信可能原因 臺美貿易協議 接近達陣
臺灣至今尚未收到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通知函,但美國媒體解讀,還沒接獲信函的國家,如臺灣、瑞士、印度等,都可能即將與美國敲定貿易協議...more
二、川普拍板 印尼關稅降至19% 亞洲國家最低
美國總統川普15日宣佈與印尼達成貿易協議,印尼對美國進口產品實施免關稅,還將大買美國產品,輸美產品稅率將降至19%,遠低於關稅通知函威脅的32%,更是亞洲國家最低。川普也表示,印度談判也正朝類似印尼方向,他正在研究五到六項協議,預期8月1日前將再達成兩到三項貿易協議...more
三、輝達H20銷陸鬆綁 美遏制華爲 掛鉤「晶片外交」
美國對AI晶片銷往中國大陸的出口管制態度急轉彎,財政部長貝森特與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等高階官員透露,此舉是讓陸企「對輝達等美國AI企業上癮」,以遏制華爲發展,同時也將AI晶片與稀土談判掛鉤,作爲「晶片外交」的一環...more
四、新光三越董座 吳東昇續任 「吳火獅家族大團結」策略奏效
新光三越昨(16)日改選,吳火獅家族二代吳東昇以8:4,一票棄權,續任董事長,副董事長因日方婉拒角逐,最後由吳昕陽以7:6拿下,並由吳昕陽兼任總經理...more
五、臺幣連三貶 跌破29.4元 單日重貶1.14角
臺北股匯不同調,各走各的路。外資昨(16)日買超臺股139億元,但因美元指數走升,非美貨幣回貶,再加上投信海外投資款匯出需求增加,使新臺幣匯價收盤重貶1.14角,再貶破29.4元關卡,以29.416元收盤,臺幣連三貶,探本月新低,成交量爲15.655億美元...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