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億經費,裝不起空調?”高校遭吐槽,老師:建議用冰塊降溫
這兩年每到夏天確實都出現罕見的高溫天氣,東北地區也沒能例外,就連最北邊的黑龍江也有了高溫情況。
今年有學生在宿舍一測溫度,發現竟然已經高達35度了。年輕人要忍受這樣的高溫,僅靠開風扇,在狹小且佈局不算那麼合理的宿舍裡,其實是一件極爲痛苦的事。
那麼學校能不能安裝空調呢?這就得看學校有沒有這筆經費了。
“72億經費,裝不起空調?”高校遭吐槽,老師:建議用冰塊降溫!
哈爾濱工業大學的例子不斷提醒着我們,高校只要能把學生放在心上,而不是將其忽視冷落,曾經的學生也會感恩母校,甘願在網絡上充當“自來水”,去宣傳母校的種種好處。
我們之所以認可哈工大,並非是因爲它空頂着一個C9的頭銜,而是哪怕它只是一所普通院校,其這些做法也極爲暖心,值得稱讚。
比如包飛機送學生回家,或是冬天直接爲學生開闢暖廊。當然,這樣的做法依託的是學校經費充裕,我們不強求所有院校都能像哈工大這般財大氣粗。
可要是一所院校一年有72億的經費支出,從中多節省出一點兒來給學生裝上空調,不也算輕而易舉的事兒嗎?
這兩天有些在東北讀書的學生,都已經熱到要在走廊上打地鋪了。然而查了一下相關學校的經費情況,發現其在當地開支竟能排到第五的水平。
這說明學校本身並不缺錢。而東北大學經費有90億,人家也給學生宿舍安上空調了。關鍵是安裝空調絕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兒。
大家從上學一路走來也都清楚,學生時代,要是學校說要擴建,基本上這一屆高一的學生到高三都看不到工程竣工的時候,這也是常態。
但問題是學校起碼得拿出個態度呀,可學校有老師迴應說安裝空調這事得看學校後續的安排,這基本上就跟沒回復一樣嘛。
那麼就當下學生熱得受不了的這個階段該怎麼解決呢?他們給出的是更傳統的辦法,就是拿冰塊降溫。
而且有些學校甚至不允許學生用電風扇,就連那種手持的小電風扇都被認定是違規電器。當然,這些迴應可能已經讓大家覺得不太周全了。
要是學校能做到一視同仁也好呀,可有的學校的學生就說老師在羣裡給出的結果是他們已經率先給留學生安裝了空調,理由是人家出來留學的,得優待人家。
想讓學生滿意,校方的解決問題方式有時比結果本身還要重要
還說要是你是留學生,人家也會優待你,並且認爲白種人本身就不耐熱,所以給他們安空調似乎是情理之中的事。
而老師自己還出來說他們作爲當地人也是用冰塊或者電風扇來降溫的,覺得學生的要求不應該太過分。
但其中也夾雜着一些奇葩言論,比如空調對身體有很大傷害,又或者說等真要安裝空調的時候,其實已經放暑假了。
學校老師的迴應之所以如此不得體,問題在於他們混淆了其中的邏輯。就算空調對身體有較大傷害,那又怎樣呢?
關鍵是炎熱天氣同樣對身體有傷害,容易使人患上中暑、熱射病等病症。主要是要看如何運用任何工具去避免其可能帶來的危害,這纔是正確的做法。
學生們大多是普通家庭出身,自然懂得省電、有節制地開空調的道理,而且空調傷人這一點也絕不能成爲不安空調的託詞。
要知道,很多事情都會提升或敗壞母校在學生心中的好感度,具體該如何實施可就大有講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