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歲老牌房企董事長被拘留 曾從馮侖手中奪回公司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張敏
8月18日晚間,萬通發展發佈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王憶會收到北京市公安局的拘留通知,正在公安機關配合調查。
期間,公司董事、首席執行官錢勁舟代爲履行公司董事長、法定代表人職責。
王憶會生於1954年,今年71歲。早年間,王憶會擔任糧食加工企業先鋒股份副董事長,並推動公司上市。本世紀初,萬通地產借殼先鋒股份實現上市,“萬通六君子”之一的馮侖逐漸掌握公司控制權。
此後,王憶會一度淡出,但又於2014年藉機殺回,並最終重掌公司。
近幾年,萬通發展推動公司向通信與數字科技方向轉型,但過程並不順利。公司業績也出現波動。
近期,萬通發展正籌劃入股芯片公司數度科技。王憶會被拘留,不僅使得該交易陡增變數,也使萬通發展的轉型面臨巨大的挑戰。
“野蠻人”來襲
公開信息顯示,王憶會於1985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獲哲學碩士學位。1985年至1993年就職於中央人民黨校。
1998年,延吉吉辰與鄒平糧油、鄒平西王、北京順通實業和中建一局第五建築公司共同成立北京先鋒糧農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先鋒股份”),從事農產品加工,王憶會擔任公司副董事長。兩年後,先鋒股份登陸上交所。
先鋒股份上市後,發展順風順水。但從2002年開始,一家名叫萬通星河的企業不斷在二級市場買入,併成爲第四大股東。
萬通星河的母公司是萬通地產,後者的創始人馮侖,是著名的“萬通六君子”之一。六君子最初在海南合作開發房地產,1994年,因理念不合,六君子正式分家。馮侖攜“萬通”品牌回到北京,創立萬通地產。
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國處於房地產市場化改革的關鍵階段,馮侖抓住行業紅利,帶領萬通地產快速發展。此後,馮侖希望以借殼的方式推動萬通地產上市,並最終選擇了先鋒股份。
2004年,萬通地產引進戰略投資人泰達集團。資本金得到擴充的萬通,通過一系列眼花繚亂的資本運作,累計託管先鋒股份28.99%的股權,成爲大股東。
但原有的股東也開始反擊。2005年,先鋒股份的部分原股東聯合創立嘉華築業,王憶會擔任董事長。嘉華築業不斷增持,緊追萬通星河。
2006年,馮侖再次施展資本運作的手腕。一方面,萬通星河收購中建一局五公司和其他中小股東的股權,繼續增加持股比例;另一方面,通過定增,萬通星河再次大幅增持。
此番操作後,萬通星河的持股比例增至60%,坐穩了第一大股東的位置。馮侖順理成章地成爲公司董事長和實際控制人,來自萬通和泰達的人選佔據董事會主流。同時,先鋒股份先後更名爲萬通先鋒和萬通地產,馮侖進一步除去公司的“嘉華系”色彩。
重掌公司
馮侖曾在中央黨校、中宣部、國家體改委、武漢市經委和海南省委任職,1991年下海創業。馮侖的理論功底較強,出口成章。早年間,江湖上將王石、馮侖、胡葆森稱爲“地產三劍客”。
由於經歷過海南樓市泡沫,馮侖對公司發展的思路相對保守。
執掌上市公司後,馮侖推動萬通地產從“開發公司”向“投資公司”轉型。從2008年起,萬通先後在工業地產、商業地產領域進行佈局。同時,馮侖開始推銷立體城市的概念,並啓動基金、直投等業務。
同一時期,房地產市場紅利持續釋放,不少開發商快速做大規模。萬通地產雖然採用了低槓桿的安全發展模式,但公司規模很快被同行甩開。
萬通的新業態存在投資回報週期長的問題,由於各種原因,始終沒能開花結果。
2009年,萬通地產的營收和利潤均遭遇腰斬。此後雖逐漸恢復,但經歷三年不溫不火的增長後,在2014年再度出現業績滑坡。當年,萬通的銷售額只有12.28億元,淨利潤不到一億元,同比下降81%。
2015年,萬通地產出現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
此時,蟄伏已久的王憶會殺了回來。
2014年,嘉華築業更名爲嘉華東方,並開始買入萬通地產母公司萬通控股的股份。兩年後,嘉華東方又買入萬通地產的股份,最終成爲萬通控股和萬通地產的大股東。
由於業績不佳,馮侖的話語權減弱,加上盟友泰達集團開始撤出,自嘉華東方買入開始,馮侖便無力反擊。
2014年8月,萬通地產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對董事會進行改組,董事長許立、總經理雲大俊以及副總經理鄭沂被替換。此次改組後,嘉華東方重新掌握公司控制權。
從2002年開始,王憶會便不在上市公司任職。在與馮侖的博弈中,他一直以幕後推手的角色存在。
2017年,馮侖從萬通控股退出,徹底告別萬通,王憶會成爲萬通控股董事長。兩年後,王憶會成爲萬通地產董事長,重回上市公司。
轉型困境
自董事會改組、嘉華東方重新掌權後,萬通地產便對房地產業務進行戰略性收縮,並逐步確定了向通信和數字科技領域轉型的目標。2020年,萬通地產更名萬通發展,進一步淡化房地產色彩。
其中一些嘗試頗有成果。
2020年9月,萬通發展與商湯科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人工智能應用場景落地、人工智能產業集羣和智慧城市等多領域進行戰略合作。次年末,商湯集團登陸港交所,給萬通發展帶來超過7000萬元的投資收益。
不過,由於新業務帶來的收益並不穩定,萬通發展的業績,仍然要依靠殘存的房地產業務來支撐。
近幾年,受樓市調整影響,房地產業務出現波動,萬通發展的業績再度震盪。2022年至2024年,萬通發展連續三年錄得虧損。
期間,萬通發展多次出現現金流緊張的情況。母公司嘉華東方曾通過資產和股份抵押向外部借款,後因無法按時償而一度遭遇股份凍結。
2023年11月,萬通發展宣佈擬收購芯片企業索爾思光電不低於51%的控股權,並構成重大資產重組。此舉被認爲是萬通控股轉型的重要一步。但由於交易各方就某些商業條款未達成一致,今年1月,收購宣告終止。
8月11日,萬通發展嘗試入股另一家芯片公司數度科技,但很快收到上交所的問詢函。由於兩家公司均處於虧損狀態,上交所就交易的必要性、估值的合理性、支付能力等問題進行詢問。
兩天後,萬通發展回覆稱,“本次交易是在公司既定的轉型發展戰略下,一次嚴肅的併購決策。”
但還不到一週,王憶會被帶走的消息便已傳出。
8月20日,萬通發展就本次收購召開投資者說明會。針對投資者的疑問,萬通回覆稱,實際控制人、董事長被帶走,對公司生產經營情況並無影響,也不會影響收購。
但對於萬通發展的轉型來說,該事件仍然添加了一些變數。
有分析人士指出,此次交易不構成重大資產重組,因此無需經股東大會審議,交易程序相對簡單。但由於數度科技近幾年均處於虧損狀態,交易後的是否會對萬通發展進一步帶來資金壓力,業績何時能夠改善,仍是管理層需要考慮的問題。
在覈心人物王憶會缺席的情況下,萬通發展如何完成此次收購,並推進轉型工作,仍需進一步觀察。
公告顯示,2023年、2024年及2025年半年度,數渡科技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581.04萬元、3237.55萬元、1628.33萬元,淨利潤分別虧損6256.75萬元、1.38億元、3598.27萬元。
2025年上半年,萬通發展預計虧損2200萬元至33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