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男膽囊炎做錯決定 一個月後細菌逆流險命危
放着膽結石不管,當心送命。(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膽結石放着不管可能出大事,醫師張智翔指出,有位7旬男性病患因急性膽囊炎就醫,當時對膽結石採保守治療,沒想到一個月後病情急轉惡化,細菌逆流跑進肝臟引發肝膿瘍,差點敗血症送命。膽結石任何年齡都有發生機率,40歲以上、肥胖者等5類人,風險會特別高。
消化內科醫師張智翔在萬芳醫院臉書粉專指出,一名患有高血壓與糖尿病的70多歲老翁,因右上腹疼痛、發燒送醫,當時確診爲急性膽囊炎,經治療後狀況改善,當時曾建議儘早處理膽結石,但病人及家屬考量身體狀況虛弱,症狀也好轉,因此決定保守治療、先不手術。
沒想到一個月後,病人狀況急轉直下,再出現腹痛、高燒、黃疸、深色尿液,甚至有嗜睡的情況,檢查後發現是膽結石造成膽管阻塞,引發肝囊腫二度感染形成肝膿瘍,差點敗血症送命。
張智翔表示,當膽結石堵住膽管時,膽汁會倒流或排不出,這時腸道的細菌就可能逆流跑進肝臟,進而造成感染,若肝本身就有水泡,會變成細菌藏身處,導致感染性肝膿瘍,病程會發展快速,一不小心就會引發敗血症、命危。
張智翔提醒,膽結石一開始可能完全沒感覺,但發現後就不要放着不管,一旦出現右上腹痛、發燒、黃疸、尿色變深等症狀,就要儘速就醫。此外,膽結石也不是隻有老年人才會得,任何年齡層都可能發生,尤其是40歲以上、女性、有生育經驗、愛吃油炸或重口味的高脂飲食習慣者、肥胖者,風險會特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