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冰果室不只賣冰!還是看摔角與色情影帶的神秘角落
色情錄影帶問題,於冰果室播放情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2/11/01 本報記者攝影)
由於過去臺灣經歷戒嚴時期,臺灣的娛樂大多處在管制環境下,而在民國70年代,冰果室成爲民衆接觸禁制影像內容的重要場所,不少人就會前往冰果室裡的閉路電視觀看摔角與色情影片,成爲當年獨特的地下娛樂文化。
冰果室播放非法影片的現象最早可追溯至1970年代初期。當時臺灣電視節目內容受到嚴格管制,民衆對於國外影視作品的接觸管道相當有限,精明的業者發現了這個市場缺口,開始在冰果室內設置閉路電視系統,播放各種無法在正規電視臺收看的節目內容。
【推薦閱讀】 有聲無影引人無限遐想!唱片行角落的「情色黑膠」淫唱禁忌青春歌 80年代奪國際摔角冠軍!臺灣摔角之父黃根屘三度封王寫下傳奇
這類非法播映活動主要集中在臺北市建成、龍山、雙園和大同等地區。業者通常在冰果室內設置密室或包廂,專門播放從國外取得的錄影帶內容,影片來源多元,包括美國、日本的電視節目、電視長片,以及各種在臺灣無法合法取得的娛樂內容。
最初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是日本摔角影片。由於臺灣電視臺曾經播放此類節目並獲得極高收視率,但後來遭新聞局禁映,許多業者便私下取得這些摔角影片,在冰果室秘密放映以滿足觀衆需求,隨後開始涉及色情和暴力內容。
摔角在電視上曾經播放,造成一片狂熱,後經文化局下令禁演,現在卻成爲冰果室的副業,明的賣冰果,暗地裡播放閉路電視的摔角錄影帶,並在門口張貼摔角海報,吸引民衆上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78/04/15 張建棻攝影)
業者爲了吸引更多客源,刻意引進具有爭議性的影片。臺北市警察局因此將取締重點從一般的閉路電視播放轉向內容管制,特別針對涉及色情或暴力的影片進行嚴厲取締。
爲了規避執法單位的查緝,業者發展出相當複雜的營運模式。他們在報紙刊登含糊的分類廣告,提供的電話號碼僅作爲初步聯繫之用,真正的播放地點和聯絡方式需要透過多重轉介才能取得。這種神秘化的營運方式不僅增加了執法困難,也爲這種地下娛樂形式增添了特殊的社會色彩。
色情錄影帶問題,於冰果室播放情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2/11/01 本報記者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