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後“老將”獲聘行長!能否找回浦發銀行失去的4年?

摘要:失去的4年(歡迎關注槓桿遊戲)

撰文|張銀銀&編輯|欣欣然

行長空缺10個月後,浦發銀行行長人選終於落定。

2024年7月17日,浦發銀行發佈公告稱,該行第七屆董事會第七十二次會議於當日召開,會議審議並經表決通過了《公司關於聘任行長的議案》,同意聘任謝偉爲公司行長,待國家金管總局覈准其任職資格後履職。

在此之前,其實外界已有徵兆。

此前的7月5日,《上海市市管幹部任職前公示》,謝偉擬任市管企業正職。

接着7月16日上午,上海相關部門到浦發銀行宣佈人事任命:謝偉任浦發銀行黨委副書記。

還記得2023年的9月,該行董事長鄭楊、行長潘衛東都辭任了。雖然公告裡很措辭很客氣幾乎都是褒獎,但也有媒體報道說背後原因包括近年來浦發銀行持續業績不佳等。

隨後,原建設銀行公司業務總監張爲忠被任命爲浦發銀行董事長,而行長職務則一直空缺。

新行長的獲聘,藉此機會,我們回溯一下浦發銀行的近兩年。

1、70後“老將”獲聘浦發銀行行長

還記得今年這個龍年(2024)開年不久,浦發銀行曾有人事變動。

2024年3月6日,浦發銀行公告披露,近日收到公司執行董事陳正安先生、擬任獨立董事萬建華的辭呈。前者因年齡原因辭任、後者因工作原因辭任。兩位辭職都是自辭呈送達公司董事會之日起生效。

其中陳正安屬於正常退休辭任;萬建華等於是還沒有獲得監管部門的核準就先辭任,顯得更反常一些。

不過從公開信息來看,萬建華的年紀也不小了,1956年出生,今年已68歲,但獨董要說也沒什麼。

浦發銀行這兩年事挺多的,業績方面似乎出了點問題,下文槓桿遊戲會寫,其實此前也寫過。

接着上文說,2023年辭任的董事長鄭楊、行長潘衛東都是在2019年末期上任,到2023年9月辭任,一共任職近4年。從數據來看,這4年浦發銀行的業績確實難言樂觀。

行長辭任後,浦發銀行已經10個月沒有行長。期間,浦發銀行經營管理工作由黨委副書記、執行董事、副行長劉以研主持。

公開簡歷顯示:

謝偉出生於1971年,曾先後出任建設銀行河南省分行公司業務部總經理,許昌市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浦發銀行公司及投資銀行總部發展管理部總經理,公司及投資銀行總部副總經理兼投行業務部、發展管理部、大客戶部總經理;福州分行黨委書記、行長;總行資金總部總經理,總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總行金融市場部總經理,總行金融市場業務總監,浦發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董事會秘書。

1971年生的謝偉,槓桿遊戲認爲,算是年富力強。

謝偉大概是2005年加入浦發銀行,2016年5月,任浦發銀行副行長;到了2024年3月,還兼任浦發銀行研究院院長,亦擔任浦銀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綜上,謝偉應該算是一位70後浦發銀行“老將”。

有報道援引業內人士觀點認爲,謝偉在對公業務領域有着十分豐富的經驗,出任行長將有助於浦發銀行對公業務方面的進一步發展。

至此,浦發銀行新一屆領導班子全部到位,浦發銀行將形成“一正五副”的管理層架構,該行副行長爲劉以研、崔炳文、康傑、丁蔚、張健。

2、失去的4年

2023年浦發銀行的年報顯示,該行當年實現營收1734.34億元,同比減少8.05%;歸母淨利潤367.02億元,同比減少28.28%。

上文槓桿遊戲寫過,當年9月時,浦發銀行的董事長、行長都辭任。

其實2023年上半年時,浦發銀行的淨利潤增長就已經下滑百分之二十多,在A股上市銀行中排名倒數。

所以辭任不奇怪。

當然這不算最狠的,如果回溯時間拉長,我們會發現,浦發銀行慘了好幾年。

如下圖東方財富統計的數據顯示,2020-2022這3年,浦發銀行的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爲2.99%、-2.75%、-1.24%;同期歸屬淨利潤增速分別是-0.99%、-9.12%、-3.46%,此前(2014-2019年)這兩項數據不說快慢,至少是正增長的——當然2020、2021年也有特殊因素。

圖表來源|東方財富(特此感謝)

2023年,沒有特殊因素了,但浦發銀行的核心財務指標幾乎全線下滑,如上文所寫,不能總找理由吧。

如上所述,浦發銀行2023年辭任的董事長鄭楊、行長潘衛東都是在2019年末期上任,到2023年9月辭任,一共任職近4年。

他們的4年,第一運氣不好,趕上特殊情;第二,確實企業治理有那麼點問題,業績疲弱。

應該說,疲弱可以理解,持續幾年業績大幅落後股份行同業,這一定就是有原因了。

我們知道,恰好前幾年發生了成都分行違規放貸案、資管部私行部腐敗案等風險事件連發……

最新的半年報還沒出,根據浦發銀行此前的2024年一季報,2024年一季度,浦發銀行實現營業收入(集團口徑)453.28億元,同比下降5.72%。剔除2023年同期出售上投摩根股權一次性因素影響後,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40%。

2024年一季度,該行實現歸屬淨利潤174.21億元,同比增長10.04%。

經歷了低潮,算是有點好轉了。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浦發銀行資產總額爲9.05萬億元,對公貸款總額(不含票據貼現)3.03萬億元,較2023年末增加1886.05億元,增長6.64%。資產質量方面,浦發銀行2024年一季度不良貸款率1.45%,較2023年末下降0.03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爲172.84%。

3、“對公之王”重新起航?

儘管2024年一季度業績稍微好了點,但浦發銀行的新行長確實有挑戰。

作爲最早登陸上交所的A股上市銀行,浦發銀行曾因對公業務突出,享有“對公之王”美譽,在股份制銀行中一度位居“三甲”,業績可與招商銀行、興業銀行比肩。

但2017年,浦發銀行發生成都分行造假案。

爲掩蓋不良貸款,浦發銀行成都分行違規辦理信貸、同業、理財、信用證和保理等業務,向1493個空殼企業授信775億元,由此揭開了該分行長期“零不良”的繁榮假象。

對公業務承壓後,浦發銀行也加入零售之戰。但我們知道,這個生意也不好做。

兩頭都難,所以有了上文槓桿遊戲寫的,這幾年業績不好。

在2024年4月30日的業績說明會上,首次作爲董事長亮相業績會的張爲忠表示,浦發銀行包括整個金融業自去年以來一直在謀劃研究“向何處去的問題”,浦發銀行新班子到位以後一直在致力於研究座談、組織市場交流;一季度開始明確“數智化發展”的戰略,聚焦科技金融、供應鏈金融、普惠金融、跨境金融、財資金融“五大賽道”。

我們可以發現,這“五大賽道”,既是對國家金融五大篇章方向的落實,也是基於浦發的業務優勢,基於上海五個金融中心建設的戰略出發點來佈局。

戰略轉型的同時,浦發銀行還進行了組織架構的調整。

據悉,2024年浦發銀行管理層宣佈,整合成立了普惠金融部、科技金融部、鄉村振興金融部(浦發銀行村鎮管理中心)三大總行一級部門,同時跨境金融、供應鏈金融等部門也進一步提升職能。

業內人士認爲,上述戰略的提出,體現了早年以對公立行,甚至被業內稱爲“對公之王”的浦發銀行,將在自己的優勢領域重新出發。

而謝偉的到任,具有豐富對公管理經驗的他,也將是助力。

中國(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資研究院院長王紅英表示,浦發銀行所在的長三角地區高質量企業數量衆多,對公業務有較大的成長空間。

財聯社記者還注意到,2023年12月,時任浦發銀行副行長、董事會秘書謝偉曾表示,財富管理業務已成爲商業銀行打造“第二增長曲線”的重要着力點。

謝偉認爲,當前,中國已成爲全球第二大財富管理市場,居民投資需求不斷增長、行業生態日益完善、數字科技融合創新,財富管理行業正處於轉型發展的關鍵階段。在他看來,對商業銀行而言,財富管理業務已成爲應對息差收窄壓力、培育新增長動能、打造“第二增長曲線”的重要着力點。

據浦發銀行2023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深化全量客戶經營,聚焦“價值創造、專業服務、渠道協同、數字賦能”,提升市場研究能力,強化核心隊伍建設,爲客戶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財富管理服務。報告期末,AUM個人金融資產餘額(含市值)3.68 萬億元,報告期內實現財富收入42.4億元。

祝福“對公之王”可以重新起航。

本文未標註出處的財務圖表,均源自浦發銀行有關公告,特此說明並致謝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系槓桿遊戲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槓桿遊戲任何文章之觀點,皆爲學習交流探討用,非投資建議。用戶據此進行的一切投資,請自負責任。文章如有疏漏、錯誤歡迎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