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成屋市場買氣未見起色、年減38.5% 中信:屋主在想這件事
中信房屋統計最新內部成交件數。中信房屋提供
中信房屋統計最新內部成交件數,今年6月全臺交易量相較於5月減少約13.2%,較去年同期減少約38.5%;進一步觀察六都的成交量數據變化,臺北市月減10%、年減35.4%;新北市月減13.7%、年減39.7%;桃園市月減3.7%、年減39.1%;臺中市月減8.7%、年減29.3%;臺南市月減15.6%、年減38.3%;高雄市月減15.1%、年減36.6%。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指出,6月市場買氣下降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第一,俄烏戰爭未落幕,期間以伊戰爭的爆發又引起民衆對物價通膨與經濟減緩的疑慮,加上川普關稅戰90天大限逼近、新臺幣急升、以及央行尚未釋出放寬房市管制的訊號,種種利空因素皆加深民衆對未來經濟走勢的不安,購屋態度更趨保守,市場觀望氣氛濃厚。
另一方面,張世宗表示,由於目前臺股仍在2萬點高檔,央行亦預估2025年全年經濟成長率達3.05%,屋主在無資金壓力下多傾向堅守價格,部分更轉售爲租,靜待時機回溫;反觀買方則普遍預期價格下修,買賣雙方對價格的認知落差較大,市場買氣也因此遲遲無法回升。
張世宗指出,6月以桃園市的月減幅最少,桃園市整體房價較雙北市親民,加上大型建設題材持續進駐,帶動區域話題與買氣。考量目前貸款條件趨嚴,雙北市不少有剛性需求的購屋族轉向桃園市尋找總價相對可負擔的物件,進一步支撐區域房市表現。
展望下半年市況,張世宗認爲,美國對全球的對等關稅暫緩90天期限預計7月9日到期,屆時臺美談判結果將成爲市場關注的重點,且第3季又適逢民俗月及暑假出國旺季,屬傳統房市淡季,若國內外政經局勢明朗、利空因素逐步鈍化,第4季的房市交易量可望出現回溫,不過整體成交水準仍難以與前幾年房市高點相提並論。
至於房價方面,張世宗表示,儘管多數屋主與建商仍有撐價意願,不過已有部分建商通過「買屋送裝潢、送家電」等方式變相讓利,同時,資金週轉壓力較大的投資客與屋主議價彈性亦有所增加,預估下半年房價仍將持續盤整,但受剛性需求支撐,短期內應不致出現大幅走跌。